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校外教育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 将被纳入教学计划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6/12/21 8:01:14 

读千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相关意见,明确学校在学期中将组织学生出校“玩”

未来,中小学生有可能可以在学期中名正言顺地到校外“玩”!近日,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进行。需关注的是,研学旅行不得以盈利为目的,同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而研学旅行经费可通过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来解决。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研学旅行尽量避开旅游高峰期

什么是研学旅行?《意见》解释,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意见》要求,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具体而言,即学校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而各地多部门可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等,遴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

需注意的是,《意见》特别提及,研学旅行要尽量错开旅游高峰期,这意味着公共节假日、寒暑假等旅游旺季或被排除在外。与此同时,研学旅行还需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

开展研学旅行前要签订协议书

带多名学生进行校外旅行,责任不小,谁来组织开展呢?《意见》指出,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可采取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的形式,需提前拟定活动计划并按管理权限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告知家长活动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费用收支、注意事项等信息。

学校自行开展研学旅行时,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权利,并可吸收少数家长作为志愿者。如果委托开展,则要与有资质、信誉好的委托企业或机构签订协议书,明确委托企业或机构承担学生研学旅行的安全责任。

不少家长担心,这是否意味着又要“大出血”?《意见》表明,费用可探索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由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多方共同承担。具体来说,交通部门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公路和水路出行严格执行儿童票价优惠政策;文化、旅游等部门要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减免场馆、景区、景点门票政策;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推动将研学旅行纳入校方责任险范围,鼓励保险企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措施。同时,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研学旅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