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创业资讯

汉阳打造创新创业“梦工厂”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6/12/22 14:40:35 
近年来,汉阳区大力建设创新型城区,提出“1244”战略,出台“1+10”创新创业配套政策。通过深入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千里马育成工程”和“伯乐云集工程”,该区把汇聚“千里马”和“伯乐”作为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区的战略举措。积极培育和引进集聚各类创新创业者和创业投资人,从降低创业门槛、拓展创业空间、释放创业红利等方面,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活力,让人才和资金两大创新要素在知音故里充分涌流。“汉阳造”版创谷计划新鲜出炉,汉阳区加快龙阳湖健康谷、晴川创意谷、黄金口工业园建设,升级发展医药健康、文化创意、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建立独具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
    知音故里,百年“汉阳造”。百年前,张之洞督鄂在汉阳燃起近代工业的火种,从此“汉阳造”创新精神薪火相传。
    如今,汉阳区把对支持创新的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强化资金链对创新链和人才链的支撑,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
    日益完善的配套政策和平台建设,吸引更多创新创业人才齐聚汉阳成为“知音”,创新种子在这里落地生根,高新技术产业活力迸发,城区活力倍增。
    “汉阳造”创新精神引领汉阳人不断进取,开放包容、大气和谐逐渐成为城区的特质,汉阳正成长为一个创新创业的“梦工厂”。
    “1244”战略引领构建全新创新体系
    为打造创新创业“梦工厂”,汉阳区出台了以“1244”战略为总纲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营造创新环境。
    “1”:即突出“一个主力军”,以企业为主体全面激发创新创业活力。“2”:即用好“两大创新杠杆”,以人才、资金为“合伙人”撬动创新创业。“4”:即实施“互联网+”创新创业、产业、民生服务、社会治理这“四大示范工程”,培育共享经济。“4”:即做好文化创意设计、会展服务、智慧医疗、智能制造“四篇创新文章”,以优势行业为着力点培育产业发展新亮点。
    围绕该战略,汉阳还研究制定了“1+10”配套政策。“1”即《关于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建设创新型城区的意见》,“10”即涉及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改革财政专项资金、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推进“互联网+”创新工程、培育文化创意国家队、打造“汉阳智造”、促进互联网金融产业创新发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融入全球研发网络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区相关重点工作等方面的全面创新改革十大配套文件。
    此外,汉阳区还出台12条黄金人才举措,从平台、资金、服务、居住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改善和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努力构建“区级-园区(街区)-孵化器-企业”的四级人才服务网络,为优秀企业和人才提供工商代办、医疗保健、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全方位服务。汉阳越来越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宜居宜业的优选区。
    拓展引才模式  伯乐、千里马汇聚汉阳
    创新创业,人才是关键。汉阳区大力实施“千里马育成工程”与“伯乐云集工程”,拓展引才模式,为创业保驾护航。
    目前,汉阳以“城市合伙人”计划为统领,与一批高端引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千人智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全法中国科技工作者协会建立合作关系,首次建立了汉阳区的海外人才联络站。充分发挥企业引才主体作用,组织开展企业人才需求和项目融资需求调查,积极支持金牛公司在比利时设立研发中心,网罗了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成功举办“珞珈遇知音”“知音创客大赛”“创业沙拉”等活动。
    据了解,目前汉阳区成立了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汉阳造”智慧医疗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顺利揭牌。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北京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系主任、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终身教授侍乐媛团队落户“汉阳造”广告创意产业园。引进湖北大学教授徐祖顺、华中农业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王沫分别与武汉海亦佳工贸有限公司、湖北九州通药用植物工程研究中心开展合作,主持创新研发的项目均入选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九州通集团谷春光、武汉施达优侍乐媛、健民集团刘军锋、盛世投资姜明明等四人入选市级“城市合伙人”。
    对于创业者来说,资金是创业的痛点和难点。汉阳区采取“无偿资助+股权投资”的方式加大对人才项目扶持力度,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每年设立2亿元以上科技人才专项资金。引导加强社会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吸引创投机构或个人来汉阳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创业投资活动。据介绍,盛世投资公司启动运营了汉阳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通过母基金引导形成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文化创意等多个亿元级的子基金。汉阳还邀请深圳创客联盟等30余家著名风投机构参与区人才项目的融资对接,融资资金超过5000万元。
    通过一系列举措,让更多“千里马”在汉阳找到“伯乐”,知音故里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创新型经济蓬勃生长 绘制“一园两谷”蓝图
    近年来,汉阳区围绕重点产业,支持实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等九大类别科技计划项目和专利资助项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汉阳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比重越来越大。
    全区科技型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产值逐年攀升。汉阳区鼓励大小规模企业提高研发能力,注重自我创新。此外,通过招大引强,引进大批创新型的活力企业入驻,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今年7月,汉阳龙阳湖健康谷计划成功获批武汉市“创谷”计划项目,汉阳区陆续启动“一园两谷”项目。据介绍,龙阳湖健康谷以九州通集团为龙头,汇聚新龙药业、太康城等近百家涉医企业及研发机构。健康谷定位重点发展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医药电子商务、健康管理服务的智慧健康产业,将力争在3年建成国内一流的智慧健康谷。
    通过建设“晴川创意谷”,汉阳区计划以汉阳造创意产业园、琴台大剧院、晴川阁、月湖片区为依托,打造国内一流的文化产业聚集谷,培育独具特色的汉阳文化产业。实现发展规模、优势产业、环境生态、功能服务、品牌影响的多重升级。
    黄金口都市工业园则将打造成新型智能制造园,促进园区工业企业提档升级,引进高新技术企业,计划到2021年,黄金口智能制造园区内企业主体数量实现倍增,技工贸总收入达800亿元。
    未来五年突出创新驱动
    建设汉阳特色创新型城区
    未来5年,是可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汉阳区将坚持把创新改革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引擎。立足区情,突出创新驱动,加快建设活力汉阳,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通过升级发展医药健康、文化创意、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引导产业结构向价值链、技术链和产业链的高端发展。继续吸纳各类人才,搭建创新创业载体,基本建立独具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让汉阳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梦工厂”。
    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计划。坚持政府引领,突出市场主导,完善、落实创新创业政策,充分运用政策杠杆,强化产学研结合、技术与资本结合,搭建创新创业、投融资、技术转化等服务平台,支持领军企业“再出发”,骨干企业快成长,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推进初创企业、小微企业向园区集中、向创谷集聚,催生一批汉阳企业“小巨人”,让企业成为创新绝对主力。
    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责任体系,坚持质量与数量并重,引进一批高含金量人才项目。坚持高端引领与吸纳各类人才并重,以“高精尖缺”为导向,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引育并重,既“放水养龙”引才,又“蓄水养鱼”育才。坚持刚柔并重,推进柔性引进、刚性干事的人才环境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和“人才服务专员计划”,多点布局创客空间、创客街区,推进人才工作“一街一品一特色”,打造汉阳英才“硅谷”。
    实施“汉阳造”创谷计划。着眼于“产业定位前沿、创新生态良好、创业服务完善、生活便捷宜居”,按照“一园两谷”总体布局,高标准建设“龙阳湖健康谷”“晴川创意谷”和“黄金口智能制造园”,实施“基金+众创空间+产业”发展模式,强化“创客—初创企业—规模企业”全过程孵化加速服务,打造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的“活力社区”,建成全省领先的智能制造园、国内一流的智慧健康创新谷和创意设计谷。
    数读
    创新创业
    全区有通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比例达45%。
    5年累计申请专利1985件。30余家科技企业实现了专利“零”的突破。
    高新技术产值5年翻番,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1%,拥有国家和省市名牌25个,汉阳造创意产业园入选全国同类园区十强。
    “零到壹”“世纪天创5.5产业园”等众创空间成为有志青年追梦乐园,建成40余万平方米科技孵化器。
    政策资金直接投入超过5000万元,其中对“黄鹤英才计划”和“知音英才计划”累计投入3000万元,对落户汉阳的“千人计划”专家等高端人才投入2000万元。
    今年在桃花岛小区建设落实174套人才公寓,申请通过的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拎包即可入住。
    关键词
    “汉阳造”人工智能研究院
    9月26日,武汉(汉阳造)人工智能研究院在汉阳区挂牌成立。据介绍,该研究院主要进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汉阳造”向“汉阳智造”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技术科学。武汉(汉阳造)人工智能研究院由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张灏野等人发起成立,汇聚60余名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
    知音创客大赛
    今年1月底,“知音创客”汉阳首届“互联网+”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落下帷幕。大赛主要突出文化创意和工业“智”造等方面。VR虚拟现实创客联盟项目夺冠,并已落户“汉阳造”广告创意产业园。
    千人智库
    去年底,汉阳区与“千人智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3年,汉阳区将在1000万全球人才大数据中进行人才“淘宝”。此外,汉阳区每年设立100万元引才奖金奖励“伯乐”。“千人智库”是民间智库,主要通过全球专家库,为政府引进高端人才和企业转型提供智囊服务,拥有包括4000多名“国字号”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1000万全球人才大数据。
    “汉阳造”智慧医疗研究院
    8月8日,汉阳区与全法中国科技工作者协会签订共建“汉阳造”智慧医疗研究院合作协议。该研究院将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基础,依托全法中国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人才、科技优势,通过汉阳区领军企业和大型医院等承载平台,带动技术对接、成果转化、市场推广和人才引进,推动智慧医疗产业发展。
    院士工作站
    继2014年金牛公司与蹇锡高院士在黄金口工业园建立院士工作站后,今年5月,于金明院士与武汉市五医院在汉阳成立了我市首家医疗机构院士工作站。致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在中部地区发挥辐射带头作用的临床重点专科,为龙阳湖健康谷建设添砖加瓦。钟南山院士等16位医学院士也入驻九州通“大专家”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