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深圳5月14日讯(记者 汤红辉 实习生 谢娟)汶川地震后,校园生命教育开始引起关注。随着近期校园暴力事件频发,这一问题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眼下,深圳文博会正如火如荼进行,湖南展团“生命的脆弱与灵动——从校园暴力事件看当代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也已随之启动。5月14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专家肖川教授带着他的三部关于生命教育的图书,做客红网嘉宾访谈室,向观众讲述生命教育的意义、尊重、感恩等关于生命的话题。
要使学生成为幸福人生创造者 “生命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积极生活态度,成为一个自信、快乐的人,能够学会简单、安静的生活,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针对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这一问题,肖川如是说。他表示,这种幸福人生应当包括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音乐感、自我欣赏等元素的满足和实现,从低级到高级,层层递进,最终真正实现幸福人生。
就学校生命教育而言,肖川认为有三层丰富含义。首先,生命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办学的灵魂理念和教育方向,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开展各项工作,达到帮助学生成为幸福人生创造者的最终目的。其次,学校生命教育过程应该是一个非常温情、温暖、温馨、充满生命的过程。教育过程作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如何使这个过程变得更美好,能够让学生们的生命活力充分涌流,让智慧之花充分绽放,这就是生命教育第二层含义。第三层次是受教育的实质领域,即学生的学习领域。学生要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必然要通过课程,通过学生的努力来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价值观,从而成为幸福人生创造者。
生命教育不止针对学校针对学生
在访谈中,肖川教授谈到了他眼中理想的生命教育,“我所崇尚的生命教育更加关注的是人们怎样提高师生的社会生活质量,怎样使我们的学校更具有亲和力,使我们的学校对学生、对教师都更有吸引力。”
他还表示,生命教育不仅是针对学生的,还针对教师。全国很多中小学老师处在同样的处境之下,他们大多劳动压力大,劳动成本高。开展生命教育,也就是为了帮助我们的教师和我们的家长、学生一起做到更多地尊重生命、关注生命、欣赏生命,从而成全生命。对大人们来说,生命教育同样重要。肖川教授建议,对大人们宣传生命教育,可以通过阅读一些表达感恩、赞美生命的美文和诗歌,陶冶心灵,使之成为一个能带给别人生命的感动和美好的善良之人,进而能够更好地影响和教育下一代。
同样,针对近段时间来频发的校园事故,肖川教授一方面表示不宜过分夸大事件,应理性地认识到在全国中小学幼儿园范围内,这样的恶性事件发生的比例还是很低的,大概只有10万分之一。另一方面,校园事故频发表明校园安全存在严重问题,其责任在社会,这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警醒,即生命教育不仅仅在学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予以高度关注,要以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更多的关爱中小学生以及幼儿,营造一个更加和谐融洽、更加公正公平、更加文明的社会。
生命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谈到如何进行生命教育的问题时,肖川教授表示,“生命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生命教育教程要从娃娃抓起,要把尊重生命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使每一个人都有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这样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数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卑微的人带来自信。而有自信、善良的人最能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
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社会各个环境融为一体、方方面面共同参与的综合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主体对象,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头等大事。优质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质教育有赖于整个教育机构部门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足够关注和重视、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相应的教育投入和社会舆论、教师素养的提升等诸多因素,最终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教育,成为一个独特的不可替换的自我,让每一个教师感受到工作的乐趣、职业的尊严和生命的幸福美好。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教育真正能够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更加文明、更加自由的社会作出自己的努力。”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自身的知识底蕴和精神修养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肖川教授列举了一组数据,中国人主要阅读教科书。“我们很多家庭什么电器都有,唯独没有几本书。”为此,肖川教授诚恳地建议道:“为了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希望我们的家长走进书店,家里再穷一定要有藏书室,藏书室再小一定要有书架。”
整个访谈中,肖川教授关于生命教育的讲述条理清晰,语言凝练,含蕴丰厚,在轻灵与明快之间闪耀着思想火花,给现场几十位认真听讲的家长观众以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