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延安大学曾鹿平:重温高等教育“延安模式”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7/2/22 16:53:56 

      重温高等教育“延安模式”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高等教育的鼎盛与成熟时期。这一时期不仅创立了大量培训性质的干部高等院校,还创建了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延安大学等具有现代大学性质的高校。一些学者提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主流是借鉴多于创新,而以延安模式为代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集中体现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创新的一面。延安模式对于今天我们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建设一流大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高等教育是党的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旗帜鲜明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发展与创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思想前提。

  延安时期国民政府也曾提出三民主义的高等教育指导思想,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规,而腐败令这些法规沦为一纸空文。与之相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却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确立为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不仅明确了高校必须对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在师生员工中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更为重要的是,在教育思想、教育方针、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建设实际,进行全面改革与创新,建立了既不同于苏联模式,又不同于西方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崭新模式。这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摆脱国外模式的创新,改变了中国现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校长负责制与党要管党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高校实行上级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为学校最高行政首长,管理学校行政事务,在校长之下设立校务委员会,聘请若干有专长的党和政府领导人、著名学者担任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委会是学校最高行政决策机构,其下有两个重要组织,一是行政会议,“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二是教育会议,“研究学术与教学工作,按性质全体举行或分别举行”。另外,还建立了全体教职工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三次全体会议,实施对学校的民主管理。

  抗战时期,高校党组织一般设立党团或党组;解放战争时期,一般设党委或党总支;在基层均设有党支部。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明确规定:“支部对学校行政的建议,可经党的路线提出,但不能出于干涉。”1948年2月,中共延安大学总支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健全党的组织及今后工作方向的决议》,第一条就规定“支部的基本任务是保证教育计划的完成……每个学生党员首先应是保证完成自己的学业,并且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以自己品学兼优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

  党要管党,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群众完成学校教育计划,是延安时期高校党的工作的显著特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