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刘平易:孩子教育的爱恨纠结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7/7/19 15:28:12 

史密斯太太发现女儿的裙子被弄脏了,她立刻生气起来,开始冲着女儿大声责骂。看见女儿大哭以后,她又马上给了女儿一小块点心。

一位牧师看见后,问斯密斯太太:“您为什么要责骂女儿呢?”

“她总是经常这样弄脏自己的裙子。”斯密斯太太回答。

“可是,您为什么又给了她一块点心呢?”是为了表扬她的行为还是为了给她受责骂的补偿?”

斯密斯太太哑口无言,她不知道如何回答。

打一巴掌,然后给一块糖吃,这种教育方式很多父母都在使用,并且有的父母很认同这种教育方式,说什么该出手时就出手,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厉害,他就不敢再犯错误了,孩子不打不长记性,打他是为了他好,好让他长点记性。

但是,孩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哪有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的,打在孩身上,疼在娘心里,这是人之常情,等自己的情绪过去以后,就后悔不该打孩子,想想心里也很难受,于是就会把孩子抱在怀里,对孩子:“妈妈错了,不该打你;宝贝,疼不疼啊,下次不打你了,你要好好听话”,父母会采用这种道歉的方式来安慰孩子,来征得孩子的原谅。

有的父母在打完孩子以后,还会采用补偿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对孩子的爱,有的会带孩子去吃大餐,孩子想吃什么就去吃什么;有的会给孩子买一些玩具,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有的会让孩子看电视、打游戏,想玩多长时间就玩多长时间。总之,为了安抚孩子,也可以说为了弥补自己内心对孩子的愧疚,有的父母失去了原则,没有了方向,乱了方寸。

如果说打孩子是为了教育孩子,让孩子不犯错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在打完孩子以后,父母失去原则的后续行为,却又是对孩子的一种放纵,会让孩子有一种错觉,只要是挨打之后,爸妈就会满足自己的需求,平日里不能实现的愿望,打完了以后,爸妈就会同意,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有一孩子经常遭受妈妈的暴打,每次打完了这位妈妈都会把孩子搂在怀里,摸着孩子的头说:“儿子,妈妈对不起你,原谅妈妈,妈妈错了”等等之类的话。有一段时间,这位妈妈意识到打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决定改变自己的错误方式,不再打孩子了。可是,有一天孩子却对妈妈说:“妈妈,你怎么不打我了,我真想让你打我一顿。”妈妈不解得问:“为什么啊?”孩子说:“因为你打了我以后会把我搂在你的怀里,我特别喜欢你能搂着我,摸着我头的感觉。”这位妈妈听到这里,眼泪流了下来。

打完孩子,再安慰孩子,这是极端错误的教养方式,这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认知,也会对父母的爱产生疑问,更重要的是由于父母是非不明的方式,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很容易让孩子形成畸形人格。

爱孩子需要的是感性,教育需要理性。如果说打孩子是为了教育孩子,那么,打完之后的安慰就是爱孩子了?可是,打,并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安慰也并没有传递父母之爱,而是让孩子更加的困惑。因为,打孩子已经成了父母发泄自己不满情绪的一种方式,看到孩子有做的不顺眼的时候,就会生气,就会抱怨孩子为什么这么笨。等到自己的情绪发泄完了以后,父母又会生自己的气,后悔不该打孩子,心疼孩子,就开始安慰孩子。

其实,父母的这种行为,无不说明了一点,是父母自己把对孩子教育的焦点给转移了,把打孩子当作了教育孩子、为了孩子好,已经浑然不觉,其实,是因为自己的情绪使然。也完全忽略了爱孩子的初衷,因为,在打了孩子以后才会付出自己的爱,可见父母打孩子是多么的功利,父母对孩子的爱又是多么的自私。

教育并非要打,爱就在平日里。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有千万种,打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只要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而非发泄自己的情绪,就会有比打更好的方法;爱孩子也并不是在孩子考了好的成绩,做了好事,而是在平日里和孩子相处的那些平淡的生活中。

爱,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教育里也充满了对孩子的爱。不要又打又爱,这会让孩子失去成长的方向。(来源:搜狐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