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朱煦]与其集中出国"培训" 不如修炼"内功"

编辑:58ts  发布时间:2010/5/18 11:40:31 

[朱煦]与其集中出国"培训" 不如修炼"内功"

中广网    

    

  

  设计潜台词:“出国喽”!(资料图片)

  【事件】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决定组织实施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今年共100名左右高校领导将到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培训。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实施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2010年项目的通知》。

  中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释,组织高校领导海外培训,是为了学习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推进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开阔高校领导国际视野,增进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朱煦特作如下点评。

  朱煦:我们从新闻当中获知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要组织高校的领导赴海外培训,今年就要有100名左右的高校的领导到海外,前往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作培训,有关部门为此做出的解释,可能也是想到社会上对此有些看法,解释是什么?是为了学习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这使我也想到,今年三月份有关部门的领导说我们还有一个计划,要在近三年内派一万名中小学校长到海外培训,说起来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了解其他国家在办学上的好的理念、一些先进的做法,这固然是没问题的,但问题是什么呢?是不是一定要这样兴师动众的要让这些校长亲自出去,去尝尝梨子的滋味,这一出去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要放下工作,要产生费用,可能还要有专门的语言翻译、陪同、安排等等,但是终究是一百名也好,一万名也好,相对于我们各大学的中小学的领导还是少数,如果说既然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为何不把专家请进来呢?

  我们现有信息传播的手段,通过网络教学在北京设一个课堂,全国的中小学校长都能够看到,而且我们可以派出团队拍回来很多东西,再比如说在我们高等学校,现在海归回来的学者是越来越多,他们分布在高校的各个层级的教学和科研领域,其实他们每个人都像一个信息点,都会带回来很多很多的国外的那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办学经验和一些理念,那么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如果我们集中的还要去这样的做,我在想是不是我们校长们没有机会出去见识呢?

  在这些年来,我们的校长哪怕是中小学校长,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和发达城市,他们其实经常因公因私的往外走,他们的次数还不少,他们已经看了很多,可能还没有系统的、集中的有课程的学习,所以有关部门还是要把他们集中起来,专门安排课程,这样的一种专门能否达到一种专门的效果,能否是一个效率最高的选择,我想是值得商榷的。

  因此我认为,与其是我们投入这样的精力让校长们这样的学习,不如我们把思路放宽一些把我们的方式选择更多样化一些,包括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让一些相对边远的不发达地区的校长有机会集中到北京、上海来学习,其实我们国内也有一些高校也有一些中小学,他们的办学也是相当不错的,如果我们在这个层面上加强这种互助、交流,加强这种学习,我们的办学水平或者说我们的竞争力其实本身是可以提高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