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高考四十年:在改革与探索中不断前行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7/12/25 15:36:14 

从1977年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恢复以来,高考伴随着民族的记忆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11月25日,在恢复高考四十周年之际,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办、重庆课堂内外杂志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纪念恢复高考四十周年暨语文(北京卷)命题与评阅16周年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江苏、山东、上海、重庆、内蒙古等地的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语文教育专家及北京市各区县重点中学的语文特技教师齐聚北京,回顾与总结高考恢复以来走过的历程,并就“高考四十年语文试题研究”、“高考语文(北京卷)命题与评阅研究”、“国民语文能力测试标准与分级测试体系研究”等话题展开学术讨论。

改革是高考不变的主题

高考恢复四十年,是中国教育取得显著成就的四十年,也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四十年,高考的恢复点燃了无数人的希望,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四十年来,在推动国家、社会和民族不断发展的同时,高考本身也从未停止改革实践的步伐。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教务部部长傅绥燕在致辞中指出,高考正深刻地影响着、改变着我们的国家和社会,高考改革也成为当今教育领域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四十周年之际召开这次论坛,既是对高考恢复以来走过这段路程的回顾和总结,更是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等一系列社会关注话题的研究与探索。”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招生办主任李祎表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步伐和实践从未停止过。“无论是技术方面的改进,还是制度方面的革新,高考正展现出新的面貌和未来,留给后人的既有充满智慧的经验,也有充满坎坷和无比宝贵的借鉴,高考改革我们仍然在路上。”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认为高考改革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改革,一是高考内部的改革,高考的内容、选拔的机制、阅卷的方法等;一是高考外部的改革,呼吁扩宽培养人才渠道,完善外部改革的“立交桥”设计。

改革是高考不变的主题。恢复高考的四十年,也是不断改革创新、不断调整完善的四十年,正如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张勇华在致辞中强调的那样,改革一直伴随着高考的发展,从计划编制到招生方式,从考试内容到考试形式,从命题模式到评卷方式,从评价体系到评价方式,从监督管理到违纪违规的处理……他指出,无论是在改革中求变化,还是在创新中求发展,都是为了更好更全面更深入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都是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命题是高考的关键环节

高考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报名、命题、制卷到主考、评卷、录取,都环环相扣。命题作为其中一环,对整个高考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高考命题看上去是少数专家学者从事的一项有高难度专业要求的工作,实际上它是中学教育的指挥棒,它的理念引导了整个中学教育。”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陈晓明这样说道。

高考语文的命题也是同样。“无论是试题结构、题型,还是能力要求,既要遵循稳定性,又要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张勇华表示,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和科学性,着重考察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高考语文命题和考试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更好地引导基础教育和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在语文试卷的命题方面,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在会上提出了七点建议:第一,命题应该更加注重运用教育测量技术和命题技术;第二,题量要增大,难度系数适当提高,选拔性考试首先要考虑选拔性功能;第三,命题依赖的材料范围还要拓展,覆盖面更广;第四,要更加注重考查学生检索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第五,重视考察逻辑思辨能力;第六,注重考查学生读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面、阅读品味等;第七,高考作文应该有强烈的意识去“围剿”套作,回归理性,强化思辨,摒弃套作、模式化、文艺腔。

温儒敏指出,高考改革40年,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应该继承发扬当年拿高考改革开刀的魄力和精神,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前提下,积极、稳步地推进教育改革。谈起语文教育改革,他强调,语文是基础的基础,期待未来高考语文改革有一个更大的变化,取得更好的效果。

探索是改革者永远的责任

对于语文教学和试卷评阅,各专家学者都结合自身经验参与深入讨论。

语言文字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苏培成谈到,语文是知识大厦的基础,学好语文终身受益,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语文教学科学化,克服为考而教、为考而学。对于目前小学减少汉语拼音教学时间的现状,他强烈呼吁加强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汉语拼音不仅是识字的拐棍,近五十年来,更普遍用于工商业领域,发展为信息传输媒介、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苏培成说道。

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董事长刘信中表示,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发展青少年个性,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从“科学、人文、生活”三个方面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培养青少年的“人格、勇气、担当”。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文化多元的世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显得特别重要,所以广大教育者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商”。

本次会议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关于人工智能在语文命题及阅卷中的应用研究。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汪张龙介绍了人工智能的三个层次以及人工智能在考试命题和阅卷中的应用。“计算机在学习一定量的定标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准确的对剩余试卷进行评分,在验证有效的前提下,可作为某些考试的一评评分甚至最终分,以节省人力、缓解评卷员短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他说道:“智能阅卷技术还可以对空白题、特殊答卷、疑似套作、疑似雷同等样本进行快速提取并标注,有利于辅助提升人工评卷评分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各专家学者就阅读教学与命题研究、诗词教学与命题研究、语文能力与人才培养、写作与语文教学研究、作文命题与评阅研究、语言运用考查与选择题研究、人工智能与语文阅卷、新高考与语文教育改革、语文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测评等主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充分体现了作为语文教育改革者的使命感、责任感、探索精神和改革意识,为进一步推动语文教育教学与考试改革工作凝聚新力量,助推新发展。

高考走过四十年,而高考改革的步伐和实践探索从未停止。高考,我们一直在路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