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名校

中南大学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总数名列全国高校第二

编辑:58ts  发布时间:2010/5/19 17:37:25 
日前,教育部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评选结果已经公示,中南大学再创佳绩,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操作系统原理、固体物理学、工科大学化学实验、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流行病学、临床技能实验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工程测量(网络课程)等11门课程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公示,公示课程门数名列全国高校第2位。
    截至2010年,中南大学在“质量工程”一期建设中,共获得国家精品课程56门,数量居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之后,名列全国高校第5位。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既是中南大学课程教学团队长期心血的凝聚,也是教务处追求卓越管理理念的直接体现。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务处按照“侧重基础、兼顾全局、发挥优势、保持特色、重点扶持、普遍鼓励”的原则构建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通过必要的经费投入、强有力的政策激励、浓厚的精品课程文化氛围,以一流理念塑造课程底蕴、前沿教改构建课程核心、优秀师资提升教学质量、共享网站延伸学习空间、规划教材凝练建设成果、创新管理加速建设进程、长效机制保障持续发展,建成了一批具有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材、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网站、一流教学管理的优质课程,形成了以“两个渠道、三级选拔、三轮研讨”为特色的精品课程管理机制:
    一是通过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两个渠道申报国家精品课程。在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评审中,省教育厅出于全省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考虑,对于中南大学的申报课程有指标限制,客观上导致我校的优秀课程无法进入省教育厅组织的评审。教务处为打通国家精品课程申报通道,与相关教指委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准备,为课程通过教育部教指委进入国家评选创造条件,2009年、2010年分别有5门、4门课程通过教指委渠道推荐获得国家精品课程。近三年来,我校通过教育部教指委进入国家精品课程评选的课程门数占总数的1/3左右,极大地提高了我校精品课程的申报率。
    二是课程推荐采取院级评审、教务处评审、学校质量工程工作小组评审三级选拔,以质量为标准、以实力为准绳,充分发挥和调动各级管理部门的积极性。通过层层筛选、优中选优,当年度校精品课程和往年校精品课程PK打擂台,最后确定申报课程,确保我校精品课程的申报成功率。近三年来,尽管精品课程申报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但我校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成功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
    三是召开申报动员会(分析当年课程申报的形势和如何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后续工作,目标课程准备相关材料)、建设研讨会(会议参加人员包括从省教育厅推荐和从教指委推荐的课程负责人、各二级学院教学院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技术指导老师等人,专家就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条件、评审流程、申请表填写技巧、网站建设、教学录像拍摄等内容进行详细地介绍,从细节做起、精雕细琢)、预答辩会(申报课程模拟答辩,各课程负责人就申请书的内容接受知名专家30分钟的提问,促使课程申报内容精益求精,提高申报质量)等三轮研讨会议。针对课程逐级申报过程中暴露的不足,教务处集中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对申报课程进行会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推荐课程健康申报。
    四是高度重视,提前规划、统筹考虑。国家精品课程申报一般在6月份进行,为了推选优秀课程参加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竞争,教务处首先从2月份开始,就在往年的校级精品课程中筛选出优秀课程,要求相关课程按照国家精品课程的标准提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于往年落选的参评课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课程存在的不足,在下一年度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以完善。同时在教改立项、教材建设等方面统筹考虑精品课程建设,重点倾斜,不断培育、提高课程的申报实力。
    五是保障有力。推荐课程申请书提交教育部网站后,教务处专人负责审核各课程的提交内容,确保内容准确无误、格式规范严正。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期间,教务处一方面全程跟踪、指导相关课程的网站建设,协助各课程高标准地建设好网站内容,凡是发现的问题,及时、迅速地反馈到各课程,不留错漏。另一方面,要求网络维护人员切实做好网络畅通工作,暑假期间专人值班,课程内容需要整改的,及时与课程负责人联系并联络到人。
    六是持续评建。课程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后,并不是课程建设的结束,而是新一轮建设周期的开始。随着国家精品课程评选的结束,教务处的工作重点转到不断完善和提高现有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上来,通过定期的课程评估、检查提升课程网站的建设质量,使优质教学资源的受益面不断扩大。
    管理机制的规范和创新,有力地促进了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各级精品课程助推本科教学质量的倍增器效应不断显现,学校办学实力稳步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本科教学实力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获得实质性改善,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