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即将来临,今年00后作为大学新生的主体,正式开启大学生活。对于初次踏入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来说,大学生活无疑是令人向往的。有些大学新生是第一次离开家乡,心里不免有几分紧张。“跟谁学”的一位高考学员就遇到了这样的烦恼,“第一次离开家去一座陌生的城市生活,感觉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也不知道大学入学该做哪些准备。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她和“跟谁学”辅导老师说。
“跟谁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初入大学校门,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是正常的现象,关键是要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在准备行李物品时列一个清单,防止重要物品材料的遗漏,了解一些人际交往的方式技巧等,减少对大学生活的陌生感。
大学新生,需要带哪些物品?
“大学新生入学要携带好相关的资料,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跟谁学”提示:身份证及复印件、大学录取通知书、高考准考证(这是有些学校要求新生报到时必须携带的)、学籍档案、证件照(多为1寸或2寸,根据学校的具体要求)、银行卡(录取通知书中的银行卡最好要携带)、户口本户主和本人页复印件(部分学校院系需要)、团员证以及转团组织关系。
“跟谁学”大学项目负责人提示,还有一些资料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需要携带。比如,需要迁户口的学生要携带户口迁移证明,贫困生申请的学生要携带贫困证明材料,有生源地贷款的学生要携带生源地贷款回执单等。
关于生活用品方面
大学与高中时期不同,多数学生会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另外一座城市求学。曾经有这样一句话,考了那么多次试,没想到是为了离开家,故乡再没有春和秋,只剩下匆匆来去冬夏。除了寒暑假外,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在学校里生活的时间会更长,因此要做好长期准备。“跟谁学”大学项目负责人表示,大学新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准备生活物品,如果距离学校比较远,一些物品也可以选择到学校附近进行购买。
关于父母送行的问题
多数学生表示在大学入学时会选择让父母送行,每到开学季的时候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父母千里迢迢地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校,然后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在“跟谁学”大学项目负责人看来,选择让父母送行并不是代表自己没有自理能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满足了父母的一个期望。考上大学往往寄托着来自父母的期望,父母希望可以看到孩子进入大学的那一天,看看孩子大学几年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面对校园推销的处理原则。
对于初入大学校园的大学新生来说,难免会遇到一些被骗的事情,“跟谁学”大学项目负责人提示,大学新生要提升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辨别能力。比如,有些人以学姐学长的名义来到新生宿舍进行产品推销,这时新生就要提高辨别的能力,可能一些学习资料、化妆品、可能一些产品并不是虚假的,但对于个人来说是用不到的东西,因此要先了解清楚情况再做决定,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拒绝而轻易地购买,要学会有礼貌地拒绝。
关于人际交往的原则。
与舍友之间的相处。在大学生活中,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室友,因此如何与舍友相处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够相处好,大学室友将会是一辈子的朋友,如果相处不好,可能会出现矛盾,“但与大学室友相处的最基本原则是要做到相互尊重。”“跟谁学”大学项目负责人说。比如,即使是关系比较好的舍友之间也要注意一些原则性问题,注意保护别人和自己的隐私;在宿舍要做到相互之间不打扰,自觉维护宿舍的卫生,不打扰别人的休息;借用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等。
与同学之间的相处。除了与舍友之间的相处,还有与班级同学的相处和与社团成员之间的相处等。“跟谁学”大学项目负责人建议,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意味着全新的开始,是一个很好地重新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在班里的自我介绍,担任班干部等要积极主动,主动去认识新同学新朋友,主动打招呼等。要注意的是,对于刚认识不久,还没有深入了解情况下的同学之间,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关于大学生消费的问题。
“跟谁学”大学项目负责人表示,大学新生首先要有良好的消费习惯,避免出现过度消费的行为。有些学生出于虚荣心的目的,购买一些昂贵的物品,因为没有支付能力,选择贷款的方式,结果误入网络贷款的陷阱。还有些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兼职,这时要提高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来源; 品牌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