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特色教育

互联网教育参与 丰富学校德育建设的资源和形式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8/12/12 16:41:37 

新式班会课 深得师生喜欢

使用新式班会课班级的班主任表示,自己工作时间不长,平时准备一节主题班会课甚至需要一周的时间,现在借助互联网教育平台的班会课素材一两天就可以了。十分便捷,而且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也很高。

对参与班会课的学生调研发现,有90%的学生认为这样的班会课的形式比以往的更好,更加生动、有趣、互动性强,自己在参与过程中有了不一样的感悟。有92.6%的学生认为这样的班会课比以往的更能解决问题,因为此次在过程中为他们提供了具体的学习方法、也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了自己。

这种深受师生喜欢的新式班会课正在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学平沙校区试点落地,后续将在学校全面推行,促进学校的德育建设。

互联网教育资源参与班会课共建助力学校德育建设

珠海一中平沙校区是一所老资历的教育信息化新学校,2014年成立以来,学校非常关注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自2017年引进了互联网教育平台升学e网通后,海量优质的教育内容,对学校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教育信息化的深度应用给学校带来了长足的发展,2018年,学校高考本科入学率,从最初珠海市几近垫底逐步变成了中等偏上。

珠海一中平沙校区是一所注重学生全面成长的学校。学校在教学成绩不断提升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升学e网通深度合作学校,学校在尝试了升学e网通的互联网课后学习解决方案后,想充分发挥其其他方面的功能,全面促进学校的教育发展。互联网心理解决方案在学校的落地合作进入试行阶段。

11月升学e网通心理及运营工作人员前往学校,与杨健锋校长,张志达主任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学校心理方面的需求,并在接下来的两天内,携手学校心理老师和班主任,进行了学习品质心理主题班会课的试点落地。旨在利用班会课这个场景,在期中考试刚结束这个重要的时间点,协助班主任就学生期中考试后的心理状态调整,针对性进行引导,进而促进学生反思、调节和改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积极正向的学习品质。

参与本次心理班会课试点的一共有6个班级,高一、高二各3个班级。选取《合理归因,提升学习自信心》、《穿越学习高峰和低谷》、《byebye,我的走神君》和《解读你的学习风格》4个主题,6位班主任提前一周选择符合自己班级情况的主题,结合升学e网通心理组提供的素材,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班会课节奏进行合理的调整。

班会课上,有的老师采用当下流行音乐快速进入课堂,有的老师加入了三五分钟的热身小游戏,有的老师加入了情景剧,有的老师选择播放升学e网通上相应主题的心晴fm,有的老师还选择让学生来主持整节班会课等多种形式增加班会课的趣味性和参与感,在活动中帮助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学习状态,提供更好的学习方法。虽然老师们采取的形式各不一样,但是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学习风格,正确看待期中考试成绩,合理总结原因并及时调整学习状态。

新式班会课试点成功总结并全面推行

班会课开展期间,德育处张主任与升学e网通的3名老师以及当时没课的其他班主任前往开展班会课的班级现场观摩了心理班会课的开展,并在班会课结束以后,对此次心理班会课的试点开展进行了复盘和总结,为今后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6位班主任老师对升学e网通心理班会课素材给予了一致好评,表示在班会课中加入轻松的活动环节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参与感,心晴FM的内容以及同学间的分享更加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而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愿意思考,也乐于分享自己的感受。最让老师惊喜的是,有很多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偷偷”写下了自己新阶段的新目标。有老师提到,现在利用升学e网通的班会课素材将以前需要准备一周的班会课准备时间大大缩短,且效果提升。老师们表达了自己的感谢。同时,大家也根据具体实施情况积极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为后续心理班会课在珠海一中平沙校区的全面实施做好提前优化工作,最后也希望升学e网通心理组能出品更多、更精细化的主题班会课方案。

会后张主任与升学e网通心理组老师确定了学校后续心理工作全面的落地,达成了心理入学测和生涯规划的落地共识,安排每周一16:-17:00校园广播按照升学e网通提供的心晴FM三年推荐课表播放三个电台。此外,升学e网通还将向学校提供高三学生高考心理素质提升方案,旨在从心理学视角提供科学、系统、实用的备考内容,帮助高考生积极应考,稳定发挥,升学e网通将深入、全面地协助学校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工作,提高学校德育建设质量。

中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已经进入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要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支撑推动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样的教育需要多方协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既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各自的教育功能,又要互相之间紧密配合、协调发展。近年来,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教育共建已经成为常态,有效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缺失,在协助学校培养更全面发展的学生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