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头条

妥妥文艺范儿!这所学校的读书沙龙让老师们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9/3/14 16:58:48 

最是书香能致远,常读经典愈馨香。为了打造"书香校园",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与书为友,与博览同行。前卫路小学师生潜心读书,乐于分享。阳春三月,第五届读书沙龙活动拉开了序幕。

惜时烁金——学习篇

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年的历史,能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不断的传承和发扬。作为数学老师的刘素环在假期和孩子共读《唐诗三百首》,不禁发出感慨:数学老师也有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侃侃而谈的叶克老师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找到其中的闪光点并且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当中。利用每个孩子自身优势,发掘孩子的闪光点。他呼吁作为教师必须博览群书,真正有正能量的书籍,教师都该细心精读,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孙雪英老师跟随于永正《我的为师之道》,探寻教学理念。倡导老师应该具备写字、朗读、阅读三大看家本领。 在看过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后,韩菲老师巧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论武装自己,让自己做一名眼里有光,嘴角上扬而又内心笃定的父母。她希望为孩子做出改变,做一个和善而坚定的探路者,用自身的行为来影响孩子,共创和谐的亲子关系。

宋泓璞老师带来的《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提倡在课堂中和作业中让孩子们每天阅读,培养语感,让每一个孩子爱上英语!

刘子薇老师读过《简单教数学》告诉我们化繁为简,批改作业也有大学问。

张力奋进——工作篇

读过《嗝嗝老师》的闫红娟老师告诉我们人怎么样不重要,要成为怎样的人更重要。能够听从内心,追逐理想的人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拥有不向世俗妥协的强大内心力量。 “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意义是什么?”连续的发问让在座的每位老师深思。王海彬老师在《教育的真谛》一书中似乎找到了答案:教育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作为一名教育者,要始终谨记:教育、读书的终极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学无止境,艺无止境。王淑慧老师分享给大家的是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画集。她曾多次感叹莫奈大师的勤奋、多产和对生活、家人的热爱。“画中无字,却胜千言万语”。莫奈用他的作品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 翟海燕老师所读的《教海漫记》是于永正老师人生的积淀,智慧的结晶,他教我们如何走上讲台,如何做教师,如何辅导孩子。 李静老师在读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后感慨于书中艾斯奎斯老师的教育理想。那些发生在第56号教室中他和他的学生们零碎的事儿或许也在我们的教室里真实上演,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第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了更深的教育意义。

马霞老师分享的《吉春亚本真语文课堂》为青年教师答疑解惑,跟随名师,踏寻教学之路。学习的同时我们不单单要教书更要育人,同时更要告诉孩子,生而为人应该怎么做。

怒放生命——生活篇

李永兰老师读完《了凡四训》一书后思考了很多,生活的许多困惑迎刃而解,心中顿时豁然开朗。 做为教师也是一样,思想品德及行为不仅影响自己,也能影响学生。我们要做有善心、有爱心、能静心的教师,才能更淡然地教学。 如何做成功的父母。这似乎是每一位家长一生都在思考的问题,或许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你可以找到答案。马然老师和她的女儿台上的对话让我们明白孩子需要被爱、被接纳、被肯定,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老师们或深情、或慷慨、或质朴,结合自己的经历畅谈了自己的读书所得。有的抒发了在读书中的感悟和成长的喜悦;有的叙述了在教育大师的引领下,自己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受到了精神的洗礼;有的深刻反思,决心做阅读的点灯人。

一场以书会友、交流思想的教师读书交流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但是阅读不止。愿我们都热爱阅读,乐于分享,敢于交流,伴着书香,静思守恒,漫行教育路,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