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学生留学国外,同时又有一定数量的中国留学生辍学,辍学原因集中于学术表现差或学术不端。有的学生因为无法完成课程的要求,甚至找人代写作业和考试作弊,导致被学校开除和劝退。
国际公认的勤奋努力的中国学生,为什么学术表现不够好?英国培生爱德思考试局负责人高建军在2019年国际学校年会上分析道:“大量的中国学生缺乏研究能力,因为我们的高中普遍没有开设科研探究类的课程,而英国高中普遍提供EPQ课程。”
EPQ是海外学校针对学生创新和研究能力开设的课程,大学选拔人才通过EPQ可以判断学生的研究能力。国外高中一般都会开设EPQ这样的成体系的探究类课程,而中国国际教育普遍在做英文版数理化补课,导致我们的学生只会考试、不会科研,在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国外,必然吃亏。在科研能力上,我们的孩子早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可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我国留学圈却存在这样一个与事实不符的奇怪现象:每年都能看到大量的中国学生发表论文获奖,甚至靠做项目申请到世界名校也屡见不鲜。查一查他们做的课题,个个都“高大上”、十分“唬人”。这让人不禁疑惑:这些“论文”和“成果”究竟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调查发现,不少学生论文来源于论文代写,它已经发展成了留学申请领域的“灰产”。论文代写机构以带着学生做课题为噱头、以发表论文为卖点,美其名曰“背景提升”“科研教育”,定价高昂,实际上做的就是论文代写、代发。这些机构为学生配备“名校导师”,由导师全程包办完成项目,学生不费任何力气拿着做好的项目去申请学校,这已成了此类服务的“标准流程”。如此“背景提升”服务动辄几万、十几万元,仍有人趋之若鹜。
可是,令人担忧的是,家长用如此的方式砸钱把孩子送入名校,真的对孩子好吗?有关机构把“造假也可以成功”当成信条,给学生和家长洗脑,让学生相信进名校原来可以如此简单容易。学生损失的不仅是学术能力,而且还有自身信誉。近日,在一起论文写手团队与背景提升机构工资纠纷中,曝光了多名被代写的学生名单,他们来自于一二线城市的知名中学。
“治学先做人”,试想如果这些人多年之后回到祖国,成为各大高校的教授和学者,他们能否有足够的学术正直和对知识的尊重来引领中国学术的未来?有关专家为此提出,我国学生理论能力强,但普遍缺乏课题实践,出国难免“水土不服”,最好提前准备充足再出国留学。英国华威大学执行副校长顾赛表示,英国本科选拔学生时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考察,并不会看论文,因为大学并不要求学生在中学期间有能力发表论文。英国萨里大学商学院熊榆教授指出,科研是一种能力,中国学生应该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中对能力的培养,他十分希望看到中国留学生整体硬实力更上一层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