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头条

建文明城 育文明人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20/12/4 10:11:21 

近年来,桂林市教育局坚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牢牢抓在手上,牵头协调,持续推进,久久为功,把校园打造成了文明窗口,通过小手拉大手,师生队伍变身文明使者,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桂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出教育力量。

延展学校教育龙头作用 持续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测评牵头单位,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指标的“主战场”。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立了局长唐建林同志为组长的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还成立了教育系统创城包联工作领导小组,将明确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人。

在市教育局统一部署下,全市各中小学校就近与社区结对,以班级为单位,分批到社区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1839次,参与学生达11.3万人次。

各学校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融入课程教学、学校管理、家庭教育和德育活动之中。全市10多万名中小学生带动家长在网上登记注册志愿者,参与未成年人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全市66万中小学生在学校、社区、公共文化场所参与了各项志愿服务活动。

营造良好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市教育局等12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研学教育以实践基地为依托向全市辐射。目前已建成22个研学教育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其中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有1个,国家级研学基地有4个。

同时,投入经费近2亿元,为开展实践教育和拓展训练提供了支撑。全市各青少年活动中心结合实际和当前未成年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开展艺术、科技、体育、文学等形式多样的特长项目培训200多期,培训班2190多个,培训学生13万多人次。开展了“青少年成长大讲坛”、中华经典诵读大赛、课本剧比赛、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200多场。截至目前,全市学生共5863人分117批次参加活动,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快乐、幸福、和谐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核心价值观进课堂 文明校园润心田

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升学生整体文明素质?

我市教育系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读本》为专题德育教材,以《红星闪耀桂林——— 桂林市红色教育读本》《“红色传奇”读本》《漓江永远美丽》等为地方教材、校本教材进行教育教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有教材、课程有机融合。

各中小学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精髓,开展了不同主题的班会活动课。桂林市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将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政治(思品)课考试。全市中小学校以教学、演讲、小品、歌谣、书写比赛、社团活动等情境教育和主题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感悟践行。全市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达100%。

法治走廊、美术之窗……在桂林各校园中,文明元素随处可见;诗词歌赋、文学经典……琅琅书声响彻课堂内外。

市教育局把创建文明校园纳入年度绩效考评,成立文明校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统筹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各城区也组成相应工作机构,市、县区两级全面推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全过程,将其融入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

全市66万中小学生踊跃参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疫情防控,全市中小学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各校因地制宜,培育了一批文明校园创建品牌,推进文明校园的创建,校园文化质量和校园文明程度得到不断提高,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育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目前,全市共有6所“全国文明校园”、24所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21所“自治区文明校园”、69所市级文明校园。2020年推荐申报了30所“自治区文明校园”,拟确定43所市级文明校园。

多措并举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加强教学管理、规范课程教材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完善招生考试制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等措施,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推进学区制管理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纳入学区制管理的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占比达100%,全市共成立义务教育学区(集团)180个,市直属各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成立了桂林中学教育集团、十八中教育集团、逸仙中学教育集团、中山中学教育集团。17所市直属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全部纳入桂林中学、十八中、逸仙中学、中山中学等四大学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自治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覆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平教育。全市计划投资15亿元,启动38所新建中小学校(幼儿园)以及202个改扩建项目建设,预计新增学位1.1万个,截至目前,实际投入4.3个亿,有效缓解了“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基本消除超大班额。加强控辍保学工作。截至11月,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儿童少年和非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已实现动态“双清零”,全市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努力做到“应助尽助”“随到随补”,确保贫困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全年共发放义务教育补助资金6385.5466万元,受助义务教育学生133575人。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共接收“随迁子女”57807人,其中公办学校接收46880人,接收比例为81.1%。

切实开展“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升行动”,印发《桂林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通过培训、实践确保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落实落细。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原则,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五位一体”的师德师风监督评价机制。通过畅通举报渠道、专项督导、信访核查实现师德监督的全覆盖,有效推动教师师德水平与育人能力的同步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