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专访北京尚丽(康福)外国语学校校长刘煜炎

编辑:文君  发布时间:2010/6/3 11:59:08 
 

追求国际育人教育,搭建世界名校桥梁

——专访北京尚丽(康福)外国语学校校长刘煜炎

编者按: 几年拥有世界最高学术光环的剑桥大学博士刘煜炎,放弃在剑桥大学十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回国出任中外合作制高中北京王府学校首任校长,亲手打造了一所优秀民办高中,把近百名中国学生送到了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纽约大学等世界顶尖名校。2008年他投资加盟牛津大学归国学者郑洪栋先生于1993年投资创办的尚丽外国语学校,并任副董事长兼校长,开启了他更富挑战的基础教育事业:打造从小学到高中12年一贯制优质英式学校,追求全面国际化育人教育。一年来,尚丽外国语学校在校生人数已经翻番,初显社会对国际化育人素质教育的渴望。学校已成为美国大学委员会及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授权的中国大陆最大的AP课程教育考试中心和SAT预考考试中心,中国首家美国国家航空管理局(FAA)培训中心。今年即将毕业的首届国际高中课程31名学生更是成绩突出,已有30名学生被美国和英国的世界百强名校录取,其中包括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莱斯大学、纽约大学、帝国理工大学,还有同学获得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面试录取。130多名全国各地省市级重点中学学生慕名寻访到刘校长所在的尚丽外国语学校就读。 他的名声还远播海内外,50多名来自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台湾和香港的学生来学校就读。在记者来到学校采访过程中,亲眼见到学生和家长们在他的办公室等待他亲自面试每个入学学生,去年考进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张若洋同学的父亲打来电话报告儿子在最近的考试中得了第一名并深表感激之情。这更萌发了我对刘校长的好奇,三次来到学校对学生、家长、老师和刘校长及其团队进行深度采访报道,希望让更多的学校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借鉴。

 

执着追求国际育人教育

20086月,一直关注北京民办教育的我听说刘校长离开了他于2003年创办并为之奋斗多年的王府学校,便打电话约他接受采访。至11月末,我首次来到尚丽外国语学校采访刘校长时,他刚上完两节课,回到办公室。学校新设立的开设A-Level/AP课程的国际部已有4个年级7个班,110多位学生就读,在他办公室里还坐着几位带着学生的家长等待刘校长给学生入学面试。从家长与刘校长的咨询交谈中,我体会到了家长们对国际育人教育理念的追求与认同,对国内应试教育的无奈和厌恶,以及对子女教育择校的理性选择。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我们对教育有了更冷静、更理性、更深刻的思考,明白了教育改变命运的真理。

刘煜炎1962年出生,1991获得剑桥大学全额奖学金资助攻读化学博士学位。1994年底因对大气臭氧层破坏机理研究的重大贡献获英国年度十佳青年学者。1996起在英国皇家学会和剑桥大学任高级研究员并担任世界癌症基金会、牛顿基金会科研项目负责人,指导博士研究生。2003年他正式把英国初高中课程和考试制度引入中国,担任北京王府学校执行校长。2008年投资加盟尚丽外国语学校任校长、副董事长。从教师到科研人员、再到教师,从教育管理者再到民办基础教育投资人。他一直在孜孜追求国际化育人的素质教育。

 

育人教育贵在价值教育

作为老留学生,刘煜炎对中西方教育的比较优势与差异有切身的体会和自己的看法:中国基础教育的总体质量是得到国际上普遍肯定的,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应试能力强。而优秀的西方教育注重学生自己求知本领的培养,强调个人创造力的发挥,主张全面育人,因此在个性化才能,创造力和人格品质培养方面略胜一筹。

刘校长认为,应该把构建学生正确价值观体系融入到每个学科的教育教学中,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他举例说,有一次给学生讲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它们的应用,他把复利问题与数列联系起来,告诉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执著,认准一件事情就要用一辈子去追求,这样才能有大的成就。这种教学方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刘煜炎也经常用,这种看似“跑题”的教学,由于设计合理,既涉及到了知识点的内容,又让学生感到有趣,所以很容易被学生接受,成绩提高很快。

学生的家长都普遍反映,学生在校一年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自信、独立、懂事、主动关心帮助别人、敢于承担责任。刘煜炎说,《大学》中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他办学理念“砺志、明德、求真、创新”的真实写照。他说,教学就是要教人求真,让学生学会发现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这样才能增强自身的力量;在教育方面,将理科的学术思维和文科的价值思维并重,教会学生发现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以完善社会,有利他人、负责诚信的方式成就自己。

 

创新促进发展

2003年,刘煜炎率先引进英国A-LEVEL考试。A-LEVEL是英国大学入学考试,也是全球绝大多数大学普遍接受的入学资格,A-LEVEL成绩拔尖的学生有机会进入世界排名前列顶尖大学深造。A-LEVEL与中国的高考有着很大的不同,A-LEVEL可以复考,如果第一年某一科的成绩不满意,第二年可以只考这一科;A-LEVEL让学生从400多门课程中自由选择,科目非常细化,既满足学生兴趣和专业发展又满足社会行业高度细致分工的发展趋势。“我想通过这种中西合璧的方式,把中国教育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国外教育求真创新的精神结合在一起。既保证学生考得好,也保证学生能力的提升,保障学生的终身发展。”

2006年他又把美国AP 课程及考试引进中国并亲自讲授物理力学等课程,三年来,他的绝大多数学生AP成绩为满分5分,几十名学生获得美国国家杰出学者称号,并成功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纽约大学等美国顶尖大学深造。今年他又帮助和保障30多名学生得到英美百强名校录取,其中包括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莱斯大学、纽约大学、帝国理工大学,还有同学获得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面试录取。这些成果表明改革创新教育,追求国际化育人是一条发展民办教育的成功之道。

目前,优质的英国剑桥大学A-LEVEL课程,美国大学转学分AP课程,特色英语课程及SAT培训,完善的导师制度、学伴制度已成为尚丽外国语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导师关怀保证学生个性健康成长

      刘校长还是英国导师制的引进者,导师制是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学习及生活的指导老师,导师会帮学生建立入学以后的成长规划,真正做到关注、关爱每一个学生,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李伟(化名)原是某市一所示范高中的学生,他因提出“让音乐走进每个人,让音乐成为我们日志的语言”而备受师生的嘲笑,被认为是“好高骛远,异想天开,不无正业的学生”。李伟的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之后,他便一蹶不振,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也不按时完成,成为全班公认的“差生”。去年李伟父母接受好友及尚丽外国语学校学生家长的推荐,将李伟转学到尚丽就读并请刘校长担任儿子的导师。

刘校长告诉笔者,“当我听到这个孩子的情况后,很是吃惊,孩子的想法很富有创新意识啊!这分明是个极有创新天分的‘人才’,怎么公立示范学校不能鼓励帮助孩子实现他的梦想呢?我接受了这名学生并亲任其导师。”李伟成了尚丽外国语学校的一名高三插班学生,学校为他专门制定了详尽的教育计划,刘煜炎校长亲自加入到这一计划中,他在课下鼓励李伟:“你的‘让音乐成为我们日志的语言’的设想很好,将来一定能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你要深入钻研科学知识与信息技术,把它与音乐结合,最终实现你的梦想。”李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学习的兴趣和内心的自信很快得到恢复,成绩也得到很大提高。对于李伟的显著改变,刘煜炎校长和学校其他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随后,刘校长又进一步叮嘱他:“不光要有创新的思维,还要有把这些新奇想法变成现实。要真正地‘使音乐成为日志的语言’,你必须具有深厚的数学、物理学功底,还要精通计算机软、硬件,因为这项工程涉及到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等多个学科领域;此外,你还得具有很高的外语水平,因为你深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时,要用到外语,你到国外进行业务交流时也要用到外语。”刘煜炎校长告诉笔者,“入学以来他的成绩稳步提高,已上升到现在全年级中等水平。”今年春节时,李伟的父母还专门给刘煜炎校长发来贺信:“您救了我们一家人,功德无量。”感激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学校以“砺志、明德、求真、创新”为校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与兴趣爱好,关心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国际育人教育保障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刘校长办学以来,每年毕业生90%以上雅思成绩6.0分以上,92%考取世界百强名校,今年更有近20%学生考取世界十强名校。

每逢节日,刘煜炎校长的手机总会收到家长们蜂拥而至的感谢信和电话:“校长,我是你的学生贺恺,在剑桥大学读大三了,今年毕业想去美国读博士,感谢您对我的培养,也请你作我的博士申请推荐人”;“校长你教给我们的自主学习方法到了巴士大学后很受用,感谢你”;“我的女儿能获得MIT(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与你的教育和帮助分不开,感谢您并祝您的学校越办越好”;“放假回家后,我们十分惊喜地发现孩子变了,变得懂事了,知道心疼父母了,是您在孩子心灵深处种下了美德的种子。”;“我们发现我们的双胞胎儿子上了尚丽后有了很大的变化,感谢您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理想和智慧的种子,您教育了我们的孩子也教育了我们”;“刘校长,我们听过你的报告,想让孩子放弃高考从四中转到您那里读AP课程,请您考虑,祝春节愉快!”;“”。家长和学生的口碑相传使学校在没有进行广告宣传的情况下,学生数量质量大幅提高,在校学生人数已翻了一倍。学校校舍已显紧缺,学校已利用每个假期装修改造校园,现在看来也仍然难以满足今年增长的求学需求。

 

让国际化育人教育惠及更多中国学生

“教育是一项很好的事业,自己解决一个问题不如培养一个会解决问题的人。”这句话首先体现在刘煜炎的儿子、今年22岁的刘熹瑶身上。

刘熹瑶五岁时随父母到剑桥生活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初中毕业会考(GCSE)中,所考十门功课全部取得了最好成绩A*,在全校120名毕业生中,仅有两名学生获得这样的最好成绩。在2005年的A-Level考试中,他取得了5A的成绩,被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录取,攻读自然科学。三一学院是剑桥大学最好的学院之一,剑桥大学历史上产生了80多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其中,三一学院就有31位。2008年毕业后,刘熹瑶被全球前四大投行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等以100多万元年薪争相聘用,而在此同时金融危机却使许多金融从业者失去工作。

刘煜炎说起儿子便滔滔不绝,脸上闪耀着父亲对儿子欣赏而又内敛的神情。他把对自己孩子的成功教育归功于体验式和探索式的国际化的育人教育方式,“我从来没给他补过课,只是先帮他建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正确的价值思维习惯,再教会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帮他解题。经常他问我一个数学题,我反问他三个问题,他想明白我这三个问题了,自己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刘煜炎相信,正确的提问实际在帮助儿子思考,让他体验到自己思考、分析和探索的过程,这种启发式的方法比直接告诉他答案要好很多。

教育首先在家庭。刘煜炎用自己和儿子的成功证明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这也许比任何一项数据都能说明问题。但他还是严谨地用自己的办学实践展示了价值育人教育及融汇中英美教育精华的课程体系的优势。经过几年的实践经验之后,他大胆投资教育,确立了创办12年一贯制英式优质教育的目标,想让更多的孩子走进世界顶尖名校。在此,我们祝尚丽外国语学校越办越好,让国际化育人教育惠及更多中国学生。

 

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刘煜炎校长接受CCTV访谈

 

刘煜炎校长与他的剑桥弟子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