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着免费的教育
中广网北京7月5日消息 吴起地处陕西,系延安市下辖县,曾经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全国第二……
上周,吴起备受关注,却是因为这样一则消息——今年,它将在全县范围内实现从学前到高中的全民免费教育。
事实上,从2007年起,吴起县便已经开始努力推行免费教育。三年过去了,吴起所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
贫富之别
新寨乡中心小学在一座山坡上,距离县城25公里。这里是新寨乡166名儿童的另一个家,整洁的宿舍里挂着他们自己折的纸鹤,床边贴着他们的大头照;教学楼的走廊里和楼梯边,还挂着孩子们的画作。
7月2日是个周五,孩子们结束了一周的学习,在塑胶跑道上排好队,等着坐校车回家。校车是一辆30多万元的中巴车,是2008年由县里统一配备的。
红色的地毯、画着卡拉熊的绿色座椅,两位老师跟随孩子上车,护送他们回家。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路上,清脆的歌声在绵延逶迤的黄土高原间回响。
14岁的刘立印唱得很开心。他说,这些歌都是音乐课上老师教的。
窗外,不时可以看到一排排抽油机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一吨吨石油从地下抽出,通过管道输送出去。
教了16年书的校长齐贵廷说,吴起一直很穷,如果没有这些石油,难以想象有一天这里的农村孩子能有这么好的上学条件。
吴起县位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北临毛乌素沙漠,自然环境恶劣。1992年,吴起的地方财政收入仅有402万元,是个全国贫困县。从2003年起,吴起开始大规模开采石油,并以每年30万吨的速度递增。石油为吴起县带来了滚滚财源,2006年,吴起县总财政收入28.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3亿元,成为陕西首个地方财政超10亿元的县。
去年,吴起已成为陕北地区石油资源区块面积最大、石油产量最多的县。其生产总值也达到了81.87亿元,财政总收入27.5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高达16.07亿元。
站在四星级宾馆的观光电梯里,可以看到土窑洞旁,一座座20余层的住宅楼拔地而起,胜利山下的长征广场灯火辉煌。多瑙河西餐厅里,可以吃到牛排、意大利面,“我们这里的消费比西安还高。”在吴起,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
不过,这些都离当地的农民很遥远。“农民还是挺穷的。他们除了种地,没有别的收入。如果不是免费,很多家长根本供不起孩子上学。”齐贵廷说。
刘立印的姐姐在县城念高中,父母在家务农,每年靠种庄稼挣几千块钱。父亲刘树龙说,一个高中学生一年的花费在3500元左右,对农民来说太贵了,所以以前村里念高中的很少。现在免费了,自然都去上了。
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2298元,分别低于全国、延安市平均水平1289元和127元,收入平均水平不及全国百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
而县委书记冯振东在对全县12个乡镇的12个行政村逐户进行40多天的调研后,还发现高收入农户的人均纯收入是低收入农户的7.3倍,有一技之长的外出劳动力是普通务工人员收入的1.86倍,而从事商业及服务业的外出劳动力是普通务工人员收入的7.7倍,贫富差距十分悬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