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品牌案例

坚持科学发展 打造和谐教育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3/10/12 8:06:22 

江苏省泰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1996年8月组建地级泰州市,下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四个县级市和海陵、高港两区,面积5791平方公里,人口502.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62.8万人。到2006年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06所,其中幼儿园427所,小学391所,初中181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普通高中64所,职技类学校33所,高等学校5所;共有学生764359人,其中幼儿园91407人,小学270839人,初中199604人,特校938人,普通高中111770人,职技类学校64183人,高等学校25618人;共有教职员工49147人,其中专任教师42869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6人,特级教师46人,泰州市名教师56人,泰州市名校长24人。泰州素有“教育之乡”的美誉,全市共有四星级普通高中9所,三星级普通高中21所,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全省前茅;洋思中学已成为全国素质教育的典型;著名特级教师洪宗礼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发行全国,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靖江市的书法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全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姜堰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靖江和姜堰的教师队伍建设、靖江和泰兴的职业教育等在全省也有一定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考和谋划泰州教育的发展,必须深入推进教育的优先发展、公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进、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和谐共生以及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共振。

——加快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进一步推进教育的优先发展。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泰州”的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优先谋划,使教育投入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得到优先保证,使教育需求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得到优先考虑,必须强势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根据我市教育“十一五”规划的安排,至2008年,全市70%以上的中小学、60%以上的乡镇达到江苏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标准,2至3个市(区)达到区域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至2010年,所有市(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此,我们将组织力量进行调研,摸清情况,依照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标准,坚持“分步实施、分类指导、以评促建、连续推进”的工作方针和“硬件从实、软件从硬、管理求精、质量求高”的发展要求,制定出全市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规划,争取2-3个市(区)通过第一批验收。为确保创建工作能得到各市(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我们将提请市政府加大对市(区)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考核的力度,尤其要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三增长一优先”情况以及推进教育现代化情况在考核中的权重,以此促进各市(区)党委、政府切实履行起优先发展教育的职责。

——全面落实“四规范一均衡”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的公平发展。教育公平是关注民生在教育领域内的具体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和重要标志。教育公平的核心是接受教育机会公平、政策制度公平和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首先要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严格执行上级关于学校收费的有关规定,严肃查处违规收费行为,切实解决少数地区、少数学校所存在的乱收费问题;其次要规范办学行为,重点清理“一校两制”、“校中校”、“校中班”和改制学校违规办学问题,为广大青少年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创造条件;第三要规范招生行为,做到尊重学生自愿,实施阳光操作,维护好解决好在招生环节上的教育公平;第四要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着力解决少数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问题,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五要切实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构建起稳定可靠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通过加快“合格学校”建设步伐、深入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等途径,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的办学差距,使广大农村青少年也能就地获取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认真做好“三优化一提高”工作,进一步推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办学能力持续提升和育人能力持续增强以及两个“持续”机制的建立上,其基本要求是“三优化一提高”,即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优化教育管理、优化师资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优化教育结构方面,我们根据全市教育发展的实际,确立了调整的基调:“普及、均衡、优质、规模、加快”,具体说就是:普及幼儿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培优做强普通高中教育、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通过突破各类教育发展的主攻点,实现全市教育发展的整体协调。在优化教育管理方面,首先是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工作和市(区)教育工作考核办法,加大对各地、各学校教育内涵发展、年度重点工作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等方面考核的权重,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各地、各学校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其次是大力推进中小学规范化管理,以创建“和谐校园”为引领,以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江苏省职业学校管理规范(试行)》为重点,全面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与精细化,努力营造“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和“平安校园”。在优化师资队伍方面,以组织开展“名教师、名校长”和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评比表彰活动为载体,在全系统进一步弘扬为人师表、甘于奉献的师德风尚;以实施教师学历达标计划、教师学位学历提升计划、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训计划等为抓手,努力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通过改革教师职称评聘方式、完善分配奖励办法等,引导教师不断加强对所教学科的研究和把握,努力追求优秀的工作实绩。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总揽,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树立起科学全面的质量观,认真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深入实施课程改革,进一步把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 

   编辑:泰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宋吕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