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品牌建设

做有“神”的教育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4/7/3 7:02:34 

当世界变为地球村,各国文化在不断碰撞中交融,在此背景下,要传承、发展五千年灿烂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要肩负起这样的责任,教育不可无“神”。

这里所说的有“神”的教育,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遵循教育规律,这是教育内在之神;另一层是教育内在规律外化的状态,使受教育者要有神采、有韵味,此为教育外在之神。

如何理解这个“神”字?篆字“神”,左边是个“示”,上面两横,上短下长,古为“上”字,指上天;下面是三条,结合在一起,可理解为“上天垂向”,即自然、社会的现象、规律。右边是个“申”,篆字是三个关口,由一条线贯通,意指通达自然、社会的现象与规律,是为“神”。做有“神”的教育,就要求我们的教育符合社会、自然的现象与规律,要从传统文化上寻找教育之根。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单就书法艺术来说便蕴含无穷的意蕴。就说“一”字,看似简单,书写起来亦有规矩:逆锋行笔,顿笔,中锋快速行笔,顿笔,回锋。这个字的书写过程告诉我们:人在做事之前先要反过来想一想,就是我们常说的逆向思维;顿笔告诉我们应三思而后行,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中锋快速行笔,意指开始做事就要全力以赴、干净利落;顿笔回锋,就是最后的收尾,意指做事应善始善终。由此可见,汉字是最坚固的文化长城,每一个字都透出我们祖先的无穷智慧。

教育是文火慢炖,不能揠苗助长,必须要遵循规律,不能偏神。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记》中教学相长、长善救失,无不闪烁着对教育本质规律探索的光辉。中华文化自古就有兼容、开放的个性,在外来强势文明的撞击下依旧能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并不断汲取各种文化的精华来充实自己。当前,教育工作者要用中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教育、浸润、熏陶我们的孩子,让孩子像君子、淑女那样有内涵、智慧和优雅的外在气质。

学生要形成这种外在的气质,便须秉承中华民族优秀而伟大的文化,树立起文化的自信,让优秀文化基因在学生身上得到传承、让灿烂文明的血液在他们体内流淌!失去了传统,则我们的教育便失去了“神”。

让我们的教育有“神”,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埋在孩子们内心深处,让学生勇于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让每个孩子的生命充满温暖,并绽放各自的精彩。(周志峰 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党委书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