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即被誉为“礼仪之邦”,“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古都北京的城市规划体现了礼制内涵。为促进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对中华文明的理解认知,形成基于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身份认同,激发民族自豪感,我校于2023年11月10日组织九年级师生开展“探秘天穹,祈福天下”天坛一日研学活动。
出发前一天,九年级师生齐聚四层报告厅,一同参与了此次社会大课堂行前课的学习。首先,研学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天坛的浑厚历史,并为我们明确了此次研学的目标。随后,我们九(3)班的同学崔博元同学和王馨瑶同学介绍了天坛的传说故事和地点名称。最后,年级主任杜老师对我们提出了出行的要求,希望同学们珍惜此次社会实践的机会,有所获有所得。
上午同学们参观了圜丘坛,学习了天坛的历史。肖复兴在《天坛十三记》中写到,“走到这些古柏密密的树阴下,我有时会想,没有了古柏,哪怕是盛开着鲜艳花朵诸如桃李海棠一类的树簇拥着祈年殿和圜丘,也是不适合的。只有古柏,才和天坛相配,才如彩云拱月,托起了整个天坛。”棵棵古柏,饱经沧桑,古之祭坛,相得益彰。不觉中,同学们已经来到了祈年殿的脚下。大家在祈年殿前牌照留念,在此留下自己的足迹和回忆。跨出祈年殿的大门,难以忘怀。
“回音壁”是天坛奇观之一。走近回音壁,看到的是主建筑“皇穹宇”,皇穹宇是存贮祭天正位及配位的场所,又称天库。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内侧围墙,但由于它特殊的回音效果,使得它的声名已经远高于被它包围起来的“皇穹宇”。“回音壁”是一堵十分严整光洁的圆形围墙,人靠着墙壁说话,声音可沿着规则的弧度传递,故由此而得名。
下午同学们观察了皇穹宇,又观察了丹陛桥北高南低,感受步步高升,如临天庭的情境。祈年殿气势磅礴,巍然屹立,直视苍穹,宁静向天。祈年殿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集于一体,完美体现了建筑艺术之美,玄奥高超的建筑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天坛的历史文化背景,还通过观察和探究,深入了解了天坛的建筑特色和声学原理,同时搭建小手工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此次天坛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活动,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同时也感受到了学校教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结束后,同学们认真记录下了所见所学以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通过活动,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天坛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此次天坛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活动,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同时也感受到了学校教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结束后,同学们认真记录下了所见所学以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通过活动,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天坛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今后,我校将继续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活动,我们也期待通过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丰富的体验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