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是本次研学的第二天,继前一日对上海的初步探索后,今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了“大国重器”的震撼力量,并在历史的长河中遨游,领略中国航海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海,这座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连接世界的重要桥梁。上海振华重工作为“中国制造”的杰出代表,以其卓越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全球市场的广泛赞誉。而中国航海博物馆则如同一本厚重的史书,静静地诉说着中华民族探索海洋、征服自然的壮丽史诗。
走进振华重工,学子们首先被眼前的一幕所震撼:巨大的起重机矗立天际如同钢铁巨人般守护着这片土地。同学们登上观光平台,俯瞰整个长兴岛。南工业北生态的整体格局尽收眼底,现代化的工业园区与郁郁葱葱的自然景观和谐共生,让人不禁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乘坐观光车穿梭于繁忙的生产现场,近距离观察大型起重机箱梁智能制造车间的运作情况。智能机器人精准焊接,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一幕幕场景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智能制造的魅力。
午后,学子们满怀期待地踏入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大门。通过研学导师的讲解了解航海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在航海历史的重要贡献。在这里,他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航海时代。与此同时,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自体验了制作明轮船。整个制作过程既考验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实践操作同学们对航海技术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天色渐暗,国教实验八年级的上海研学实践课程第二天也圆满落下帷幕。在这一天里,同学们不仅亲眼见证了“大国重器”的震撼力量,更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了智慧与力量。他们学会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感受到了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在探索与体验中培养了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第二天学生感想
八一班 李笑颜:
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今日,我们在振华重工和航海博物馆进行学习。在振华重工我们了解到它是以高质岸桥铸就国际口碑,以精益求精攻克顶尖技术的国家栋梁企业;在航海博物馆我们了解到我国航海的种种辉煌,真可谓是前承宝船精妙设计,后扬大国海运雄风。
八二班 相一哲:
乘坐高铁,一路沿着京沪铁路进发,随着欢声笑语,我们抵达了上海。在这里,我见识到了振华重工工厂壮观的机械,还有中国航海博物馆中记载的古人的智慧,和现在祖国的伟大……经过几天的经历不仅让我对上海这座城市有了新的认识,还让我和同学们有了一个快乐的假期。
八三班 李锦胜:
上午,我们去了“振华重工”,那里的景色十分迷人,在29层的楼层中我们看到了一条道路划分着“生态区”和“工业区”左边,高大的机械挺立在海中,右边一块块植物长了出来。随后我们进入了工业区,看到岸桥、风力发电机等工业设施,我为祖国的日益壮大感到骄傲!下午我们去了航海博物馆,那里记载着我国航海的历史,看到了郑和下西洋的“福船”中的各种建筑和现代的军舰体现了我国的发展,看到了古代的文物如此的多体现了我国文化繁荣,我爱中国!
八四班 牟雅轩:
今天我们来到了振华重工登上了29层的平台,鸟瞰整个长兴岛,让我们感到震撼祖国的大好河山车间。之后拿了安全帽去到了生产车间,看到了很多大型的器械,我们合照留念。吃完了美味午饭后,有幸探索中国航海博物馆,我们感受到航海技术与文化的变迁,深刻的认识学习了航海技术。我们登上了古老的木船体验郑和下西洋时的感受,还参观了海洋馆认识了各种没见过的动物学到了很多关于生态的知识!
八五班 窦子童
上午我们一起参观了振华重工,通过参观我深刻体会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和团队合作 。振华重工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团和先进的设备,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技术突破。
接着我们去了航海博物馆,久闻上海航海博物馆的大名。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海博物馆之一,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外观酷似船帆的博物馆,讲解员老师告诉我们上海航海博物馆的展览面积达到了25000平方米,共分为七个主题展馆,涵盖了从船舶、航道、船舶机械等多个方面。
接着,我们去了“中国航海史”的“馆中馆”在里头看见了郑和的雕像,了解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航海博物馆令人流连忘返,不仅在知识方面让人受益匪浅还使人拓展了视野、开阔了眼界,真是两全其美啊!
供稿|八年级组
编辑|肖 倩
审核|唐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