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师风采

优秀教育工作者系列报道一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2/9/12 20:30:59 

优秀教育工作者系列报道一

 

 

本报讯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人师表、无私奉献……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起老师,人们常常用这些美好的词汇来形容。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老师与至高至上的“天地君亲”并列在一起。他们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被比作蜡烛,比作春蚕,比作人梯,比作园丁,这些比喻无一生动地描绘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形象。

区委、区政府历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区教育事业发展,通州区决定奖励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9月王志伟等10人被授予“通州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9月10日 ,在通州区2012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市、区领导为他们颁发了荣誉证书以及区政府奖励津贴。

 

优秀教育工作者风采

                 

                           王志伟

    王志伟,通州区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兼中招办主任,北京教育考试院“中考改革研究”项目组成员。

    参加工作以来,王志伟爱岗敬业,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对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考试招生工作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不仅考生和家长非常重视,社会各界关注程度也非常高。多年来,他为首都考试招生工作的不断改革、创新、深化,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并在全区考试招生工作中充分实践。对全区人才选拔、促进教育发展和服务社会等方面为通州新城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考试招生工作中,王志伟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充分体现在为考生服务、为学校服务之中。他认真学习掌握各项考试招生政策,潜心钻研每个坏节的工作程序,布置的每项工作都从考生、学校角度着想,让考生和学校满意的同时,也保证了全区考试招生工作圆满顺利完成。

“ 服务考生”不是一句空话,有一年中考,一个考生,因生病在家休养,没能参加体检,填报中考报考志愿时间临近,这个考生因没有体检面临着不能参加中考。考虑到考生的利益,王志伟积极和市考试院中招办沟通,与市体检中心多次协调,市体检中心特例为该考生一人做了一次补检,使考生能顺利参加中考。诸如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多年来,王志伟负责的中考中招工作、高中会考工作,在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目标管理评比中连续被评为优秀。他多次在通州区教育考试中心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多次在区教委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由于工作突出,他被评为通州区教育统优秀共产党员。

              

                      王德华

 王德华,通州区潞州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通州区第三、四、五届政协委员,通州区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长。

多年来,王德华多次被评为“优秀党总支书记”,他不仅政治素养高,工作作风扎实,敢于吃苦,甘于奉献,而且工作前瞻性强,具有极强的创新精神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自任职校长以来,王德华勇于突破,全力打造学校品牌形象,力争创建和谐校园,展现高品位文化特色。也是他使原来一所农村普通中学,发展成为了软硬件均堪属通州区一流的现代化完全中学。

潞州中学紧邻宋庄画家村,王德华发现这一优势,带领全校教师开始了“高中美术”特色课程实践与探索,加强特色教育,为学生成材、终身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他还积极拓展办学思路、开办国际教育。潞州中学国际部致力于为世界培养人格完善的真正公民,为祖国培养素质精良、责任感强的优秀人才,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潮流,具备竞争实力和高度责任感的高层次国际型人才。自2007年以来,国际部共招收230余名韩国学生就读,均考入理想的学府,为社会、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大量人才。

在王德华的带领下,潞州中学走科教兴校、人文管理、全面育人之路,形成德育、教育科研、艺术教育、国际教育等特色,打造出潞州中学品牌。在办学理念上,学校确立了“以爱育爱,为学生终生发展打基础”的办学理念,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学生发展搭建平台,为学生成材开辟道路。学校规模不断壮大,办学模式多样化,教育教学成绩逐年攀升,学生成材及就业面宽泛,得到了家长肯定和社会赞誉。

潞州中学也被评为全国文化建设优秀单位、2008年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首都教育系统奥运会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学校,通州区师德群体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王德华也先后被评为“学校文化管理示范校长”、“北京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荣获通州区第二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田连启

田连启,通州区郎府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通州区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田连启带领全体干部教师树立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确立了“走自主发展之路,达质量全面优秀”的办学目标,和“基础扎实、人格健全、能力多样、主动上进”的育人目标。在管理学校过程中,他信守“发展、尊重、服务、和谐”的管理理念,把实现人的发展作为管理的最终目标,追求管理过程与结果的和谐统一。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安全稳定、风清气正、政通人和、民主平等,校风积极向上,质量逐年攀升。

 “育人”是首要任务,田连启不断探索追求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践中确立了“引导、体验、感悟、积累”的德育工作理念,并组织开展了丰富的活动,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郎府中学被认定为区级社会大课堂综合实践活动试点校。

在教学改革中,为了转变观念,田连启和老师们一起学习、研讨有关理论、案例资料,结合学校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大家一起反思、改进、提高。“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郎府中学已全面展开,在干部、教师齐心努力下进入深入实践阶段,课堂教学效率有了进一步提高。2011年郎府中学被北京市教委评定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试验项目学校”。

2007年至2011年,该校因初三中考成绩优异,连续五年被评为初三毕业班工作优秀学校。学校还先后获得通州区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中小学艺术教育优秀学校、通州区健康促进校、“教育先锋先进集体”、“2010年度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被评为通州区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个人、通州区2006届初三毕业班工作优秀教学管理干部。

              

                          李春葵

李春葵,通州区官园小学副校长,通州区青联委员、常委。

从毕业至今,李春葵一直在官园小学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学校教学工作品牌倾心尽力。

 “教而不研则罔,研而不教则殆”。李春葵注重抓好常规管理,完善校本教研,还带头开展课题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项目”、“教育部国学教育专题”等10余项全国、市、区级重点课题, 其撰写的50余篇论文在区级以上获奖,在全国、市、区级以上刊物刊登30余篇。官园小学也荣获北京市“课改样本校”称号,还被评为北京市科研工作先进校、课改先进校、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课程网建设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示范校。

她提出“常规+细节+过程=教学质量”的管理理念,重视提高教学质量。抓常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看细节,关注教学中发现的细节问题,开展专题研究;重过程,建立教师——教研组——学校三级质量评价体系。在官园小学,学生学有特长。《读写知识报》一次性整版刊登学生习作;市粘贴画作品竞赛学校获团体一等奖,学生作品在自然博物馆展出;连续三届区英语词汇大赛学校都荣获团体第一名;历次教学质量检测,学校成绩始终居区前列,她多次在市、区各类教学工作会上介绍管理经验。

李春葵尤其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出“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的课题。通过多种形式的听评课活动,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近几年,她指导教师做市级课50余节,区级课200余节,连续14届在区“春华杯”、“秋实杯”课堂教学竞赛中捧杯,先后培养出区名师5人、市区骨干教师20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