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南京林业大学:为每一位学生成才定好位搭好台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3/1/22 7:21:16 

      2011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其中特别提到需要培养一批卓越农林人才,南林大“林学实验班”应运而生。

  “要为国家培养国际化的林学人才,所以我们参考的是美国的培养模式。”谈到“林学实验班”培养方案,课题组成员、南林大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方炎明如数家珍。据他介绍,“林学实验班”设在南林大环境学院,共30人,把南林大环境学院前7%的拔尖人才收入囊中。实行三学期制,大学4年分为两段,前两年强化通识教育,主要学习基础课程,后两年主要进行专业教育。

  “双导师制”是南林大为“林学实验班”同学提供的特殊“服务”。所谓“双导师”,即选课导师和科研训练导师。一进入大学,学校便安排3名选课导师负责学生的选课指导,并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和咨询。到大三下学期,则有一对一的科研导师对他们进行科研思维方法训练,教育他们探索新的研究内容,指引他们走向林业科研道路。

  实验班的课程设置也颇具国际化。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国际通行的“林学核心课程”,使学生达到林学专业的基本要求,四年级设置林业科学、森林经理和自然资源与保护3个“专修”。综合实习与科研训练从大一就开始了,贯穿大学四年,都与学生才学过的课程相配备,如一年级便进行气象、测量等基础课程的综合实习与科研训练。

  为使实验班的学生真正具有国际视野,学校每月安排两至3次学术报告,主讲人大部分来自国外,为他们带来了国际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此外,实验班还特别开设了“中英文演讲”课程,提高他们的英文演说水平,使他们的“拔尖”真正名符其实。

  2012年1月,UPM芬欧汇川(中国)有限公司、金东纸业(江苏)有限公司等6家制浆造纸知名企业和轻工学院有关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轻化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本科培养方案建言献策。自此,南林大轻工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正式启动。

  “我们要为国家和制浆造纸行业培养具有较强工程意识、工程应用、工程创新潜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南林大轻工学院院长张辉介绍,该计划制定了详实的企业培养计划表,与企业联合实行3+1模式,即在学校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与实践1年。他介绍,这一批学生毕业后,工作“不应期”将会比一般的本科生缩短一年,有极强的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