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促使大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带着这样的课题,一支由老干部、老专家、老军人、老模范和老教师组成的“五老”义务服务队伍,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指导下,活跃在北京63所高校的大学生身边。记者从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获悉,最新统计表明,近3年来,北京高校关工委近万人的老同志义务服务队伍,已经累计在高校作报告900多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1200多次,受教育学生达40多万人次。
动员理论素养深厚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是全国高校关工委在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举措。据介绍,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发挥首都“五老”同志和高校集中的优势,开创了一系列高校关工委的工作模式。
北京市教工委邀请老同志担任特邀党建组织员,为党建积极分子培养、新党员发展把关,并指导学生党支部的工作。近3年来,北京高校累计有近800位老同志担任特邀党建组织员,协助发展党员近6万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万多人。
北京市教工委还组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员队伍。聘请担任过理论课教学、有丰富经验和责任心突出的老专家,进入课堂听课,反馈信息,为教育工委的决策和学校任课教师改进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北京高校关工委立足于工作特点和“五老”优势,积极探索拓展工作内涵,向社会延伸工作领域,不断增强工作实效。例如,北京物资学院关工委老同志和大学生向边远农村地区学校捐赠军训服装,坚持了11年,发展成卓有成效的帮困助学活动。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向全市高校关工委推广了这一经验。
一些关工委老同志针对大学生迫切希望了解世界形势的需求,主动开展理论探索。例如,清华大学的老同志组成了理论学习组,定期开展理论学习,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当前的各种理论思潮,为学生解读世界形势。
据悉,为了保障高校关工委开展工作,北京市教工委已经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北京高校党建考核范围。经过多年努力,全市党的关系在市委的63所高校全部建立健全了关工委组织,一批高校关工委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建说:“高校老同志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支宝贵的、不可替代的育人力量。多年来,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创造出‘五老’报告、特邀党建组织员、编印‘关心下一代丛书’、帮困助学、专项表彰等彰显首都高校特色的工作品牌。”未来,北京高校关工委将把解决深层次思想教育问题作为立德树人的努力方向,将动员更多老同志用理论帮助大学生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