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有一群人来到菖蒲,在这片土地扎了根;2013年,有一群人在这泥地中破土发了芽;2015年,又有这样一群人来到这里,成长的芽儿终于开了花。7月10日,从安徽师大一路颠簸的学子们来到了这个山环水绕的地方——安庆市岳西县菖蒲镇。对菖蒲的爱,从“新”的角度开始出发。中国教育品牌网讯
新的理念:创意写作“打包”带回家
283公里的路程,六个半小时的车程,转了四趟车,翻越了好几个山头。11名队员们拖着几箱子沉重的教材,背负几届人的信念与期盼,终于将“创意写作”
“打包”带回了家。
国学经典课程,带学生感受诗歌风采,体会道德魅力;创意写作教学,引领学生特色写作,指导轻松写作。从“阅读”到“写作”,队员们从六月份就开始准备:国文课程设计,写作教案编写,大量贴近生活的实例分析,各种生动的课件准备,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带着孩子们感受到全新的写作理念。“我希望我们可以让枯燥的写作变得活泼,教会孩子们轻松写作”教案编写的负责人曹竹萍这样说道。
新的目标:师范生上讲台,传媒人出校园
从“学生”到“老师”,突然的身份转变让这群年轻人不自觉的扛起了一份责任:为人师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将国文经典传送地头,将文字写作播洒心间。团队成员利用专业特长,师范生走上讲台,开展国文教学,进行写作指导,理论学习在实践中检验。
从“校媒人”成为“新闻人”。新苑通讯社骨干成员利用技能优势,进行采编实践:最美村官、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基层记者……从“最美人物”中感受真情,在“最美故事”中体验民俗。校园媒体走出校门,新闻采编步入基层。最真实的一线采访,最生动的感悟体验,最全新的新闻磨炼。让“校媒人”提前进入社会体验“新闻人”的生活。
新的生活:入户教育,全新体验
团队采用“入户式教育”模式,成员寄住在学生家中一对一进行辅导。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家,陌生的生活风俗,这些都令队员们感到不适应。不仅仅是实践教学,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适应环境也成为一种新考验。
而且寄宿的家庭生活条件也各有不同:有的住山坡上,从教学点到住房来回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有的家庭生活设施差,没有蚊帐桌椅,抵达的第一晚队员因为蚊虫彻夜未眠;有的家庭有好几个小孩,年龄成绩差异较大。尽管生活环境的改变带来了许多不便,但是所有人都咬牙坚持:“我当初选择来这里,就是做好了吃苦的准备。”这句话不仅仅是志愿者叶瑾的自白,也是各位队友的心声。
年年岁岁,都有这样一群人来到这里;朝朝暮暮,每一日他们都在传播爱与知识,点点滴滴,20天里编制的是满满幸福的回忆。这是一份坚守的信念,这是一份满满的期待,这也是一份爱与责任。这个夏天,爱在菖蒲,从心出发。(文/金长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