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北京城市学院简介

编辑:张聪  发布时间:2010/12/18 20:33:19 
学校领导

校党政领导
校长、党委书记 刘林
党委副书记 田培源
副校长 陈宝瑜 冉楠

       刘林,1972 年 6 月生,天津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副教授。 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后来校工作,先后负责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招生就业办、大学城校区、申本办等部门工作, 2002 年5月起任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2003年7月起任学校董事。2006年1月起任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2009年1月起任校长、党委书记。因工作业绩突出, 2001年、 2002年先后被评为教育部全国招生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工作者, 2003 年获北京市“五四”奖章。 2004 年,海淀区委、区政府授予“海淀十大杰出青年”(1999-2004年)称号,北京市和国家教育部分别授予“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2006年荣获“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并当选为 2006 年度十大教育风云人物。2007年入选全国改革百名优秀人物。2008年被评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政府津贴专家。
       刘林同志是中华全国青联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学;同时担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北京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等全国一级重要学术团体常务理事;被聘为团中央、北京市多个官方部门评奖、评估、评审专家和北京市公安局等部门特约监督、顾问,参与并主持了多个“十五”、“十一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项目、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北京市精品教材工程项目、北京市教委委托项目课题研究工作,论文多次获得全国、北京市市级优秀学术论文奖励。

   田培源,女,1968年4月生,吉林人,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在职博士生,中共党员,副教授。1996年北方交通大学硕士毕业后来校工作,先后担任高职学部会计学专业教师及负责人(期间兼任北京兴教审计事务所所长)、信息学部党支部书记、校审计室主任、信息学部常务副主任、信息学部主任、航天城校区党总支书记、校党委委员等职务。2010年1月起,任北京城市学院校党委副书记。
  田培源同志因工作业绩突出,被多次授予北京城市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海淀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其主要学术领域为财务管理、高等教育管理,曾多次参与高职研究会、会计学会等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及科研项目。主编了《新编会计学原理》、《新编财务会计》等教材,并在《审计研究》、《经济问题》等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陈宝瑜,男,1935年12月生,山东莱州人。中共党员,教授。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69~1978年,由清华大学派出参加三门陕水利枢纽改建设计及黄河流域规划领导小组工作。之后,参加海淀走读大学筹办工作,学校创立后即担任副校长,曾长期担任常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等职。现任北京城市学院副校长。
  社会兼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际家政联盟中国认证中心主任,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学会理论指导组成员,《中国民办教育》编委会主任,俄罗斯圣彼德堡法律与国际经济大学中国教育首席专家。
  科研工作:在“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共主持国家和省部级民办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自考教育的重点课题或重点课题的子课题13项。已发表论文345篇,其中获奖论文50余篇。已出版《民办高教的探索与实证》、《民办高等教育论坛》、《走向21世纪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跨世纪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探赜》、《民办高教硕果盈庭》、《走入共同发展格局的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纵横谈》、《陈宝瑜论民办教育百篇》、《宽进严出教育模式的学校管理》(第一作者)、《陈宝瑜论民办高等学校内部管理》、《陈宝瑜论高等职业教育》、《陈宝瑜论高自考教育》、《高等自学考试教育论》(第一作者)、《陈宝瑜论家政教育》等14部专著。
  陈宝瑜同志先后被北京市、海淀区表彰为“北京市德育先进工作者”,“海淀区百名优秀知识分子”,“优秀共产党”。2001年被北京市委、市政府评定为“有突出贡献专家”。在2006年北京市首届民办教育园丁奖中,获优秀民办高校校长奖。在建国60周年之际,被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评为影响中国的500位专家之一。

  冉楠,女,1962年生,四川人,中共党员,1984年7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政教系。
  冉楠同志毕业后即来校工作,是学校创校教工之一。历任校团委书记、校招生办公室副主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1997年1月起,任校长助理、校长办公室主任,先后协助校长负责行政、财务、人事、安全稳定等方面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育工作者;2010年1月起担任副校长。
  其主要科研成果有:参与撰写的《我校招收与培养自费生的理论与实践》一文,获北京市普通高等院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 “九五”教育科研国家重点课题《民办高校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研究》项目,并负责项目中《民办大学后勤管理运行机制》及《民办大学人事管理运行机制》的撰写;作为副主编参与撰写《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概要》一书。

学校简介

    北京城市学院(Beijing City University)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举办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     
     学院前身海淀走读大学,成立于1984年,是新中国第一所具有颁发国家承认学历资格的民办高校。    
     建校以来,学院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改革探索、勤奋进取、艰苦创业、开拓前进”为校训,以城市就业人才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服务现代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在探索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与经验,从而在名校林立的首都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民办高校的一面旗帜。     
     北京城市学院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发展最快的高校之一,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硬件设施日益完善。目前学院拥有主校区、城北、大学城三大校区,占地面积550亩,图书馆藏书108万册,实验实训室140余个,并建有配套齐全、功能先进的体育馆、计算中心、学生公寓等设施,校园网络辐射范围广,方便快捷。   
    “面向市场,自主办学”是学院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经过不断的整合优化,学院现已形成多层次、多学科、多形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体系与办学格局,本、专科专业近百个,拥有理、工、文、法、管理、经济多个学科学位授予权。学校还面向社会开展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职业资格与技术等级证书培训,发展社区教育。全校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人。     
     学院拥有专任教师800余人,兼职教师2000余人,专任教师中5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或硕士、博士学位;兼任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多为来自周边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教师和生产、建设、管理一线卓有成绩的实践专家。师资力量的多样化为日常教学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也为民办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宝贵的经验。      
     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学院十分重视教育研究和科学研究。近年来,我校教师共发表论文1200余篇,专著、教材130余部,先后成立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多个研究所,在民办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和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城市信息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并多次获得国家和北京市奖项。     
     学院大力推进国际化,实行开放式办学,先后同二十几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每年都互派教师和留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与国外合作办学,培养开拓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     
     学院以其扎实的培养能力、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吸引着万千莘莘学子,成为历年考生报考的热门高校,招生规模连续多年居全市各普通高校前列,是全国唯一一所重点专业进入二本录取批次的民办大学。学院毕业生以“适应能力强、实用本领多、综合素质高”著称于京城各大用人单位,涌现出一大批行业骨干和就业新星。据北京市统计,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九年在首都六十多所高校中名列前五名之内。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学院更注重就业单位的高质量,为毕业生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平台。     
      今天的北京城市学院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面向未来,北城人将继续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为建设新型的综合性大学,为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本部校区


 


本部校区图书馆大楼


初春的城北(航天城)校区

 
城北(航天城)校区综合楼

 
城北校区实验楼

 
城北学生活动中心

 
体育场

 
大学城校区教学楼

 
大学城校区体育场

 
大学城校区学生宿舍区

 
大学城校区一瞥

 
大学城校园休闲区

 

 

 

周边环境

校园导游

    目前,学校建有一个主校区(学校总部)和京南(东方大学城)、航天城(海淀区永丰产业基地)两大分校区,共有土地 472 亩,建筑面积 25 万平米,在建工程 2万平米;另外计划在昌平区南口镇征地 1000 亩,已列入北京市教育用地规划,完成征地后将尽快投入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