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创业专栏

22岁的老总:高二时就开公司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6/7/25 11:29:14 

    高考那天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好像在工作或者睡觉,反正不在考场里。他手下的员工都比他年纪大,他们在私底下都必须接受一个事实——给他们发工资的吴总,是一个压根就没有参加过高考的1987年出生的男孩。

  22岁的吴昕哲说,他希望自己能看起来尽量老一些,所以他穿衬衫而不是T恤。

  

   他对于“吴总”这个称呼感觉很不好。这种感觉就如同小时候别人叫他神童一样,说不出为什么,就是不喜欢。尽管他现在有足够实力在自己租的高档办公楼里像模像样地工作,管理着他的网络科技公司,每月按时还清车子和房子的按揭。他甚至没想过,自己的每一步似乎都比别人早了那么一点点,而高考对于他来说几乎是可以忽略的记忆。

  吴昕哲“出道”很早。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接触电脑,那时候还属于“386时代”,他就在电脑上打单机游戏。吴昕哲记得当时打的一款游戏名叫《命令与征服》。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拉起家里的电话线开始上网,那是他最初接触网站制作。然后凭着不知道哪来的热情就把这个事情做起来了。

  “我从小就是一个叛逆的人,一直就没觉得要好好读书。四年级的时候就喜欢在课堂上与老师唱反调。”说归说,他的成绩其实一直都还不错。

  初中的时候。吴昕哲在省里拿了一个网站制作比赛的第三名,这是他与常规学习生活渐行渐远的开始。

  初二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盛大网络找到了他,要与他合作做线上广告支持,每月给他1500元到2000元的工资,他成了当时同学中间最富有的人——“手机、BP机都有,已经不用向父母要钱了。”

  在父亲的支持下,初二下半年,他在自己的家乡庆元县开了一家公司,叫做“庆元自由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一直放着,跟他的学业一样。到初三帮企业做网站的时候,每接一个活可以赚两万到四万元。

  “初中时就不想读书了,临近中考前一个月都没读书,在网上弄到很晚。”

  高中他还是读了。读得非常即兴,成绩波动也非常大。吴昕哲说,他跟部分老师关系特别好:但是又跟另一部分老师关系不好,是他们眼中的问题学生。至于考试。他兴致来了就认真考,不高兴就交白卷,所以成绩时而是年级前50名,时而落到后面垫底。

  “当时用赚来的两万块钱给自己买了两样东西,一台一万多的戴尔笔记本,一台数码相机。每天上课就带着这台笔记本坐在教室后面上网。”

  高一的时候,吴昕哲还会去上课。到高二,吴昕哲在外面租了办公室正式做网络公司,就不怎么去上课了。那个时候,除了每月盛大给的1500块钱工资,他还能时不时地赚上一两万块钱。到高三下半年会考过后,他就“正式”不读书了。

  “高考那天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好像在工作或者睡觉。反正不在考场里。”吴昕哲已经记不清四年前高考那两天自己在做什么了,这段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都颇为纠结的记忆,在他那里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吴昕哲,依然开他的公司,从不去理会周围人的目光。直到有一天,连家人都调侃他为“吴总”。

  2004年底,吴昕哲在杭州开了自己的公司——亿网互联科技。从最初的4个员工变成8个。到2005年,吴昕哲拥有了自己的销售团队——他始终在做网站与推广。到2006年,他将公司搬到了一个400平方米的办公室内,一次性招了五六十名销售人员和八九名技术人员,公司人数一下膨胀到七八十人。

  但这次扩张把吴昕哲的公司扩伤了。

  “最困难的时候,发完工资就没钱吃饭了。只能把储蓄罐里的硬币换两三百块钱出来用用。”这个17岁的管理者也一度苦闷过,那个时候他就找来心理学的书读,老爸也支持一点,就这么撑过去了。

  现在,吴昕哲的公司规模和效益都稳定下来了。今年,在他的同龄人面临着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他已经做老板五六年了。他说现在他招人的标准就是不看学历,只看能力。在公司里,他每天都要给比他大上好多岁的员工开会布置任务,他不喜欢员工叫他吴总,他叫比他大的员工也都是直呼姓名。

  吴昕哲说自己对网络市场一直都没有底,这点他很佩服马云,目标永远都那么明确。作为80后,他从来没对未来想过太多,他觉得太遥远的目标都不切实际。他挺实际的,平时吃吃快餐,不喜欢逛街显摆,到目前为止只买过两双耐克鞋,身上的衣服都不是名牌。当然还有更实际的——当他面对合作者的时候,除了一张娃娃脸,还有近九年的工作经历。而现在的他,不过才22岁。

 因为会议需要,公司想制作一个企业LOGO,于是,把联系广告公司的任务交给了我。

  找到一家广告公司,店面堂皇华丽,设计风格独特,看样子够专业。进门,前台有美女笑脸接待,美女把我带到了一位设计师的跟前,简单交代了几句,脚下的高跟鞋敲打着小碎步转身出去了。

  大公司遭遇小眼镜在电脑前工作的哥们儿,见来了客户斟茶倒水一通忙活,只见他头戴一顶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的绿色军帽,满脸的络腮胡子,时间恍若倒退了几十年,递过来的名片上,头衔位置赫然写着“倡导者”,面对如此非主流的形象,我心里有些忐忑。

  但当听说我只是做一个小小的LOGO时,这哥们儿脸上的笑容转瞬即逝,语气礼貌但冰冷地告诉我,最近公司业务繁忙,目前正在给某国际公司制作大型系列广告,像我手里这样的小业务,还是去找小店铺吧。

  我手里的茶水热度尚未消退,甚至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就被人家直接Out了。

  从广告公司出来,心里多少有点郁闷,不过,久经挫折和打击的我,抵抗能力已经得到极大提高,那种被小看和拒绝的滋味很快就消散了,毕竟,店大欺客是个老传统了。

  路过一家眼镜行,下车顺便去修理一下有些变形的镜框。接待我的是一位老大姐,听说我想维修眼镜,马上就叫来了师傅,说免费服务。师傅也很麻利,三五下就调整好了变形的镜框。

  直到戴着维修一新的眼镜出来,我心里还犯嘀咕,这样的便宜事,如今打着灯笼也不好找了。

  路上,我一直在用我不算宽广的心胸做着简单的对比:广告公司和眼镜行,同样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行业,但处理事情的方式却大相径庭,哪样的企业行为更具市场竞争力,哪样的工作态度让企业更有发展前景呢?

  但愿不是我杞人忧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