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华,语文高级教师,两次被评为县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两次被评为长城杯优秀班主任,2007年被评为市骨干教师,2010年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2011年被评为延庆县教育系统师德标兵。
爱岗敬业,率先垂范,行不言之教。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她以踏实勤勉的态度,以执著进取的精神,书写着对本职的爱。她上过各级研究课、观摩课十余节。教学论文、案例有7篇发表在教学刊物上,有8篇获国家或市级一等奖。写了 25万字的教学设计及论文。还撰写了40余万字的教辅资料,她认为,只有站在教学科研的至高点上,才有引领学生的自如。
教学还是一种行为艺术,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不只是操守,更有她职业示范的自觉。她要求学生要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她就沉静在书海中从容地指引着学生阅读的方向。在她的影响下学生和她比着读书、比着背书。学生读《红楼》如痴如醉,走上讲台侃侃而谈;读《论语》、背《孟子》、看《老子》、品《易经》蔚然成风,她的学生王恒志,真的大有坚忍不拔之志, 一个寒假就背会四书中的《大学》。语文小天地,人生大舞台,有心就有爱,有爱才有魂。在语文读写的世界中,她成就了学生心灵的湿润与精神的饱满。语文课堂,是她们师生心灵飞翔的殿堂,更是她诠释师德的第一阵地。
仁者爱人,德智兼修,成就完美人格。陈老师认为:教师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人格的感召和精神的传承,让生命与使命同行。在她的教育智慧中,洋溢着“仁者爱人”的情怀。你会看到她带的班喊 “老师好”的声音最响亮,给老师鞠躬最标准,接送老师上课下课抱电脑、拿水杯、送钥匙,腿跑得最勤。她带的2007届12班和2010届12班像接力一样地到延庆镇胜利街看望孤寡老人袁太,学生车晓旭一个学期去了十多次,怕爷爷被蚊子咬,他就给老人换纱窗,俨然成了老人的亲孙子。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因为她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
陈老师正以丰厚的学识,真诚善良的情怀,耕耘于三尺讲台。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她正以有声之爱、有形之德诠释着师德的丰富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