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校园文化建设

塑造教育品牌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www.zgddmx.com  发布时间:2012/1/1 23:31:04 
 

摘 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角度,论述了高校目前急待解决的一些关键性发展问题,如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学校运行的目标机制,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等。这些问题是本人对目前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校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点滴认识与思考。

  关键词:和谐社会、系统论、学科建设、教学与科研、学校可持续性发展
                                                                                  
  音律和谐,令人身心愉悦,激发思维创新;社会和谐,成就千秋伟业,促进国家发展。  

和谐孕育生机,和谐社会为人们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为人们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和谐出自公平,社会和谐有赖正义。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没有差别的社会。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相对的、具体的,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个人作长期不懈的努力。只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焕发蓬勃生机,激发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校的规划、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联系。下面是我对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性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1.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人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解决自然界的问题

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中,除了要揭示自然界中的客观规律或解决自然界中存在的问题,还要用部分精力解决人们之间的许多矛盾和冲突。有些矛盾和冲突极大地影响着人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当然,生存在社会中的人,必然会产生或遇到许许多多的矛盾和冲突,有些矛盾是必然会发生的,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实际上,正是人们解决矛盾的过程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有些矛盾和冲突是人为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是不必要的。如果建立一个良好的和谐社会,这类矛盾和冲突就会减少,甚至可以消除不必要的冲突,人们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并解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发展问题。这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会对世界或人类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2.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学校学科群的建设和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通常不是一个学科或一个领域能够办到的,需要有多个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特别是网络时代或信息时代,这种趋势更加显得突出。这种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需要有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竞争管理机制作为保障。有了和谐的社会,和谐的科研环境,和谐的科研团队,各种学科的科研人员才能够聚集在一起相互协调和相互合作,同时在一套管理机制的约束下互相竞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科研人员的优势和积极性,达到互相协作、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效果,这种氛围有利于学校学科群的建立和发展。为什么当今世界体育赛事受到全人类的重视和关注?这是因为体育活动竞赛体现了公平、公正、透明、合理的竞争机制。体育活动之所以能使全世界各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和平地相处,并在运动场上激烈地竞争,这是因为体育运动有一整套严格、透明的管理规则,在运动场上大家相互都是对手,但都同时遵守这种规则。如果有人在体育赛事中违反了这种规则,那么就要受到严厉的处罚。例如,典型例子是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参赛,这是当今世界体育活动中严格禁止的;又例如,在世界田径大赛上,短跑运动员在100米竞赛起跑时,如果违反规则偷跑了0.1秒,那么他就很可能获得冠军,但是这种违规的现象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有裁判员、高速摄像机、和观众的监督。

  3.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消除目前社会(学校少数教职员工)中存在的浮躁情绪
  
浮躁情绪心态的产生和出现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的不良因素的反映。这种因素的根源来自于人们急功近利的思想,表现为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人浮于事;不愿意做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好大喜功;不认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不脚踏实地。同时,这是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对自己所处周围环境缺乏安全感的一种不自觉表现,是社会上存在不公平,不道德、不文明的一种现象。例如,有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假文凭,得到提升;有人通过关系或拉关系,获得提升;有人通过不道德的手段整人,得到好处或提升;有人通过占有资源,与权力作交易,获得好处或提升等等…。这些都是违反教育本质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违背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以及违背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是一种缺乏有序的、规范的、有效的、合理的晋升管理机制或不依法办事所引起的不良现象,是滋生腐败的根源。反之,有这种心态的人在社会群体中制造了许多矛盾和冲突,阻碍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的正常秩序。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有这种心态和行为的教师把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传给学生,那么不但造成对学校教学环境的更坏影响,而且这样的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社会,将会造成对社会的更恶劣影响。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是如此的重要,是高校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首要任务。同时,高校在引进教师时,首先要考察品德,然后才考察学识,这样才能保证引进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在教师队伍发展过程中优化教师队伍。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建立一套有序的、规范的、合理的、大家公认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有了和谐的社会环境,人们才能够最充分地发挥各自的专长和特长,并在一个组织中或一个系统中或在国家范围内或世界范围内相互合作和协作,各尽所能,为国家、社会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4.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良性循环

学校是一个动态的开放大系统,各部门是系统中的子系统,大系统要正常的运转,需要各子系统正常的运行,并且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达到合理的运作。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也有利于各部门之间工作上的协调与合作,有利于学校大系统的正常运行。

学校大系统运行的目标就是要在一定时期内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包括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性、建设性的高素质人才,以及为培养人才所作的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科研成果包括为国家和社会承担的各种级别的科研课题,在各种刊物和各种会议上发表的有创建性的论文数量,申请的专利数量,以及出版的各种著作和教材。有了和谐的社会,学校大系统中的各子系统才能够正常运转,各子系统才能互相配合协调工作,学校投入教学和科研的人力和财力才能够达到合理的匹配,产生最大效益。和谐的教学和科研环境,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一套科学的科研管理制度作保障。教学为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科研从根本上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只有教学和科研相互之间协调发展,学校这个大系统才能够良性循环,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

  5.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学校要发展,需要不断地积累人才资源。人才资源的积累可以采取引进、培养、和提高现有师资队伍水平等途径。有了和谐的社会,有了合理的规章制度可遵循,有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够聚集更多高水平人才。有了人才,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才有可能上水平,学校的规模才有可能扩大,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所保障。

优惠条件能够吸引人才,提供干事业的和谐社会环境,和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够留住人才。有优惠条件没有干事业的良好环境,最终人才也不会留住。当人才的流入量减去流出量小于学校发展所需的增量数时,学校处于不良的发展状态;当人才的流入量减去流出量大于或等于学校发展所需的增量数时,学校的发展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或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总之,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较好的优惠政策,更需要有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谐的校园环境,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以及合理的用人机制等根本条件作为保障。

  作者简介:马力波,男,博士,中原工学院聘任教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