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优秀教师论文

简评《翻译何时不为翻译》

编辑:哈利  发布时间:2010/11/23 12:02:32 

简评《翻译何时不为翻译》

 

(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沙坪坝  400030

 

 

【摘 要】伪译是一种与通常的翻译行为相伴而生的反常翻译现象,人们对其的起源﹑类型﹑功能的探讨莫衷一是。苏珊·巴斯奈特的《翻译何时不为翻译》一文,较好的解决了以上出现的争论问题。本文试通过对该文进行评述,发现其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使读者对该文有更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苏珊·巴斯奈特  共谋  伪译

Abstract: Pseudotranslationtaken as an abnormal translational phenomenon occurs alongside with translation. Different people have various opinions about its origins categories as well as its functions. Susan Bassnett’s essay of When is a Translation Not a Translation did a good job in solving such arguments. The paper by reviewing this essay tries to find out its advantages as well as disadvantages so the readers can have a more thorough viewpoint about this essay.

Key WordsSusan Bassnettcollusionpseudotranslation

一﹑引言

《翻译何时不为翻译》一文出自于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和安德烈·勒菲舍尔(Andre Lefevere)合编的《文化建构——文学翻译论文集》(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一书之中。该书共收录八篇论文,不仅讲述了翻译研究的发展历史;总结了翻译的理论研究﹑文化研究;描写了翻译研究以及翻译教学方面最新的发展动态;而且进一步的拓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指出这一学科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苏珊·巴斯奈特是世界译坛的名人,现任英国华威大学(Warwick University)的副校长,翻译及比较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她年轻时曾在欧洲的几个国家接受过教育,这种教育背景使她掌握了多种语言,深入了解了多种文化,也为她后来的翻译及比较文化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她的学术生涯从意大利开始,后来到美国工作了一段时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英国华威大学任教至今。她的研究范围包括:翻译研究、女性戏剧、女性作品、拉美文学﹑游记、英国研究。苏珊·巴斯奈特在其所从事的翻译研究领域中不断地架起接通各个研究途径的桥梁,并提出了连接其他领域的跨学科研究的呼吁,她也提出了著名的“文化转向”问题。

在《翻译何时不为翻译》一文之中,苏珊·巴斯奈特详细介绍了由于某些文化因素的制约,原文无法总是以原作的形式,而是以译作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而导致的伪译(pseudotranslation)现象,这是以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存在共谋(collusion)为前提的。

作者首先简单评述了当代翻译研究的争论所在,即 “译作”与 “原作”之间的关系。但无论如何争论,有一点是明确的:读者有时是通过阅读译本,把译本当作原著,也就是译本即原著的观点。关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之中可视与否(visible or not)的问题,作者肯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某种方式影响文本的表达,即可视的观点。

二﹑共谋

为了更好的介绍伪译(pseudotranslation)的问题,苏珊·巴斯奈特引入了共谋(collusion)的概念,其大致意思是“当我们对什么进行共谋,我们与之同行,我们与之达成共识,但只是在某种程度上。”(例如,在激烈的国内关系之中,不同政党之间经常会因为利益的问题产生共谋。)这个术语一般来讲不会放在翻译里进行讨论,而把它引进翻译理论的研究,有一个事实前提:即根本没有真正的原创,所有的作者都有意无意的相互借鉴。如文章中所出现的艾米丽·狄金森的例子:我们称艾米丽·狄金森诗歌为原创,但尽管她可能隐居某地,与他人接触不多,她还是做了大量的阅读工作,并且通过她的诗歌来呼应她所读过的东西。而原创的意思为作家在创作时不借鉴任何人的作品。由此判断,狄金森的作品不能算是原创。而我们所说的原创,是在某种程度上共谋的结果,即我们从个人的不同的翻译风格,写作风格出发,以此作为评价原创与否的标准。

三﹑伪译的类型

从共谋的概念出发,作者进而详细介绍伪译现象,总结了伪译的五种类型: 非真实的材料来源(the inauthentic source);自己翻译(self-translation);发明一个译本(inventing a translation);旅游者作为译者(travelers as translators);伪译(fictitious translation)

苏珊·巴斯奈特以举例的方式详细的说明这五种类型。在对“非真实的材料来源(the inauthentic source)”这一类型进行阐释时,作者举了伪译《亚瑟王之死》(Morte d’Arthur )一书为例,得出了以下的结论:《亚瑟王之死》一书不能被认为是原著的原因是,在欧洲大陆上还是有很多关于亚瑟王的传说的,它是以翻译的面目呈现的对广为流传的传说进行过加工的作品;但又由于它缺少可信的源文本,并不属于译作的范畴。读者与作者(译者)在实质上达成了某种共谋,无视该书无可信源文本的事实,使之以翻译的形态面世,造成了伪译的“非真实的材料来源”类型的存在。

伪译的第二种类型,即“自己翻译(self-introduction)”。此种现象的出现有共谋的因素,即存在一个可以使用至少两种语言写作的人,这个人同时有能力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翻译,如在文章中所举的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的例子。他可以使用法语和英语写作,把自己的法语作品译成了同名的英语作品,但他的法英两个版本的诗作内容不尽相同,存在一定的不相对应。事实确实表明英语文本是参照法语文本翻译而来的。这种“自我翻译”方式构成了伪译的第二种类型。作者认为,对此种进退两难问题的解决方法即为否定任何源文本的存在,继而否认译本的存在,以我们有两个相同的文本,这两个文本恰巧是出自于同一个作者,使用不同的语言写作的假设取而代之。

伪译的第三种类型即为“发明一个译本(inventing a translation)”,文章以1880年,伯纳德·夸瑞奇公司( Bernard Quaritch)出版的“翻译”作品“The kasidah of Haji Abdu Al-Yazdi”为例。标题页声称,该书是F. B.翻译并做了相应的注释工作的。他是作者Haji Abdu A1-Yazdi的朋友兼学生。而经考证发现,该作品实际上是著名人类学家及语言学家理查德·波顿(Richard Francis Burton)所写。F. B.只不过是他借用好友Frank Baker的名字捏造的化名,而Haji Abdu Al-Yazdi这个人并不存在。把“The kasidah of Haji Abdu Al-Yazdi”伪装成译作可能是作者不想让读者把它与《鲁拜集))(The Rubaiyat of Omar Khayyam)相比较,所以出此对策。这种现象在中文里也有相关的例子,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一书。该书注明作者是“一位著名的汉学家”,德国的“伊宁格尔博士”,译者为“王山”。人们试图弄清这位博士的真实身份,香港的《亚洲周刊》进行过相关的调查,并未能查出该书的德文原著,当然也未能查到据译者声称的“出版了一系列中国问题专著的伊宁格尔博士”,最后经证实译者王山便是该书的真正的作者。王山以译作的名义,借用“德国人”的 “第三只眼睛”, 从而找到了一个更容易说话的角度, 从此出发,对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出版这本书之前,王山的作品主要以描写黑社会和流氓而出名,现在突然要去探讨“中国的现实和未来命运”的严肃话题,伪译本的运用似乎是抵御读者成见的唯一选择。该书的成功某种程度上论证了伪译的用途之所在。

伪译的第四种类型,即“旅游者作为译者(travelers as translators)”,作者苏珊·巴斯奈特质疑了游记中对话的真实性的问题。因为游记是记录作者在旅行途中的所见所闻,对真实性的要求很高,然而游记中出现的异乡人形象或是使用洋泾浜英语(Pidgin English),或是使用预先翻译过的英语。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游记中出现的对话,是以哪种语言为标准的?然而无论采用哪种语言都会对游记的真实性问题产生影响。对此,我们共谋旅行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与任何的人对话,并且可以以直接对话的方式记录下来的观点。

    伪译的最后一种类型,即“伪译(fictitious translation)”,常用于小说写作中,以符号(sign)的形式表明使用的是另一种语言。例如,19世纪文学作品中使用的“仿中世纪英语(mock medieval English)”,以表明说话者使用的不是英语,他们的话是经翻译而来的。此方法主要做对比使用:一方面体现英语语言和英语民族的高贵,准确;另一方面暗示非英语语言使用者在社会地位,智力上等的低下之处,从而达到抬高英语语言及其使用者的地位,贬低非英语民族的人民和他们所使用的语言的目的。这种文本策略在小说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深层含义,常用以表现他者形象。

对伪译的五种类型及其处理方法,作者最后做了总结,得出了以下结论:翻译的范围是含混的,是时刻变化的,因此没有必要把翻译圈定在一个小范围之内,而是应该把翻译理解为一套文本策略,在此之中作者(译者)和读者进行了共谋。

四﹑白璧微暇

对“伪译”术语之起源,作者巴斯奈特讲得很含糊。笔者在参阅多种参考文献之后发现,Pseudo-translation(伪译本)作为一个术语在西方文学界通用,起始自Anton Popovic1976年对“伪翻译”(fictitious translation)的定义。Popovic在定义中说:“作家为了赢得广大的读者群,便利用读者的阅读期待,将自己的原创作品伪装成译本发行。作家试图借助‘翻译,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伪翻译的出现通常都具有主观动机”。文章中所出现的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是最早对伪译本现象关注的研究者之一,他在著作“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1980)”中为伪译本做出了明确而相对科学的定义。此后他在19841995年的著作中又专门研究了伪译现象。“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一书中对伪译本定义的修订反映出图里判断翻译现象及进行译学研究的完整视角。这是本文需要注意的地方。

关于伪译的功能的探讨,苏珊·巴斯奈特只是一笔带过,笔者认为这是不妥的。因为既然谈到这个问题,就应该较为详细的论述,以使读者有较为明了的印象。戈登·图里(Gideon Toury)较为详细的总结了伪译的用途:1.翻译被认为是一种次要的文本生成方式(secondary mode of text-generalization),翻译文本即便有离经叛道的内容亦能被容忍,故而,伪译本成为某一文化引入新事物新观点的便捷途径;2.作家试图改变创作风格但又不愿意自己新的努力受到已有声誉的影响,便可能此采用伪译本的翻译方法;3.利用一种文化在某一目的语中的优势地位,将自己的作品伪装成该优势语的译作,以此来影响读者对该作品的接受;4.作家为避免自己的作品遭到审查而采取伪译本的方式;5.伪译本以真正翻译的姿态或者以某种亚体系的方式出现在目的语文化中,已达到目的语文化整合的需要;6.权利机构故意使用伪译本来达到文化规划的目的。

五﹑小结

《翻译何时不为翻译》一文,总体而言,详略得当,较为系统的论述了伪译的表现形式,伪译出现的原因等等,对想了解伪译现象的读者而言,确是一篇很好的入门文章。

作者简介:崔山,女,(19858--),安徽宿州人。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级研究生,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相关文章: